健康生活

常吃垃圾食物 小心患直腸癌

核心提示:飲食中脂肪、蛋白質增加比例過高,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相對不足,是導致結直腸癌高發的原因之一,提醒愛吃快餐的人,為了身體健康,還是少吃為妙。

眾所周知,健康的飲食有利于機體的正常運行。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快餐也成為了人們的最愛。 然而常吃快餐,可能會有患上直腸癌的風險。

專家指出,結直腸癌好發于45至55歲之間,但隨著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國公民膳食發生巨大改變,其中脂肪、蛋白質增加比例過高,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相對不足,導致結直腸癌高發,且發病年齡不斷提前。

為什么常吃“洋快餐”會導致患上直腸癌?

“洋快餐”是一個“能量炸彈”

有營養學家指出,食物中的熱量,有60%左右事來自于碳水化合物,有25%是來源于脂肪,有12%~15%來源于蛋白質。這是最理想的構成比例。同時,機體還需要高膳食纖維(每天20~30克),低鈉(每天3~8克氯化鈉)和低糖。如果是按以上標準來進行衡量,那么可以發現“洋快餐”具有三高(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和三低(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膳食纖維)的特點。

由美國出版的一本快餐專著估算,若一個人,在一日三餐內全吃快餐,他所攝入的總熱量遠高于其所需熱量值。

而長期地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會增加膽汁酸鹽的分泌和排泄量,從而使結腸內膽汁酸鹽濃度升高。在大腸桿菌作用下,膽汁酸鹽在其代謝與分解過程可生成某些致癌活性物質,誘發異型性改變,這將為結直腸癌的發病提供了基礎。

“洋快餐”是一種“垃圾食物”

“洋快餐”中含有的高熱量,會誘發肥胖。而所含的高鈉則會誘發高血壓。由于快餐食品營養嚴重失衡,所以“洋快餐”在很多國家都被定義為“垃圾食品”。

英國預防醫學專家指出,可樂、汽水、炸薯條、炸薯片、炸雞、漢堡包等“垃圾食品”,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主要禍首。

當然,直腸癌的發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但如果人們長期不重視自己的生活健康,那么最終就會引發直腸癌。

而在直腸癌發生的初期,一般是通過手術進行切除治療。在術后則采用化療或中醫治療進行輔助性康復治療。

專家提醒:秋季的飲食原則,應以甘平為主,即要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而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豐富多彩,諸如豆芽菜、菠菜、萵筍等等,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只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多吃水果和蔬菜,就能很好地預防直腸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