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秋季養生:立秋養脾小動作

立秋,一般被認為是秋天的開始。然而,無論是氣候特征,還是人們的感受,這時都還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立秋之后天氣由熱漸涼,初秋由于盛夏余熱未消,白天氣溫仍然很高。加之時有陰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并重為特點,這就是中醫所講的“長夏”,指的是從立秋到秋分的時段,又俗稱為“秋老虎”。中醫認為,長夏屬土,人體五臟中的脾也屬土,與長夏相對應,濕為長夏主氣,濕氣容易困脾,因此長夏養生重在養脾、袪濕、清熱,養脾的方法很多,心理方面要保持平和心態和愉悅心情,飲食方面要適當多吃些甘味食物如山藥、薏米等,除了上述的養脾方法外,平時還可多練習下面所介紹的“養脾小動作”。

叩齒咽津:晨起先叩臼(后)齒36下,次叩門(前)齒36下,再錯牙叩犬齒各36下,最后用舌舔齒周3~5圈。結束時,再用舌頭攪動口腔,激發口腔津液后吞下,早、中、晚各叩齒一次,多做更佳。此動作有滋補脾胃、固護腎氣之功效。

擦胸腹:雙掌五指分開,相對放在前胸乳下方,然后稍用力沿脅肋分向兩邊推擦,上下往返從胸到臍及至小腹,以發熱為宜。此法可疏通肝經、脾經,能健脾養肝。

摩脘腹:1.以臍為中心,用右手掌向左繞摩21圈,再以左手掌向右繞摩21圈;2.雙手疊掌,以臍為圓心,先從小到大做圓形摩腹動作72次后,再從大到小摩動72圈返回。摩腹能促進脾胃運化功能,有調理脾胃、通和氣血、培補神元之功效。

擦丹田: 1.將兩手掌分別放在臍下小腹中央處,同時作上下摩擦30次,以漸感發熱為度; 2.先將左手掌按陰囊(女按會陰),再將右手旋轉摩擦丹田30~100次,左右手轉換。此法除有健脾壯腎之功效外,還能增強胃腸功能、治腸道疾病。

推腹:用兩手按于兩側腹部,用手掌用力向中心推擠,使腹部前凸,然后松開,使腹壁回彈,恢復原狀為1次,共推20次,一天一次,此法對肝、脾、腎等器官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動腳趾:中醫認為,人體的各腳趾都與臟腑相通,肺、大腸屬金,對應大趾;脾、胃屬土,對應二趾;心、小腸屬火,對應三趾;肝、膽屬木,對應四趾;腎、膀胱屬水,對應五趾。脾胃虛弱的人經常活動腳趾,可使體內氣血通暢、陰陽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別注意對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調養脾胃的作用。有效的動作包括,用腳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5分鐘左右,兩只腳可分別進行,也可同時進行,一天2~3次。或者按捏腳趾,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睡前進行最為方便。

上面介紹的“養脾小動作”簡單易行,經常練習對于身體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在練習時宜選擇安靜、涼爽、空氣流通的地方,清晨或夜晚都是鍛煉的好時間。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弱的人,在長夏時節尤應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