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維生素變“危身素”
編者按 保健品,一直被中老年人奉作養生佳品,幾乎每個老年人都吃過一兩種。維生素、魚油、鈣劑、蛋白粉…… 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功效有多大,是否適合每個人補,就需要打個問號了。近期,生命時報與中國營養學會合作,針對讀者疑問最多的幾種產品展開調查,幫中老年人撥開迷霧,科學、謹慎的做出選擇。
生活節奏的加快,讓很多人處于身體亞健康的狀況下,各種維生素因此成了不少人的保健伴侶。有人認為補充維生素與吃水果蔬菜作用一樣;有人覺得補充維生素可以防病、治病,堅持每天服用身體健康。但是在權威專家眼里,維生素有些濫補了。
七成人隨著感覺補維生素
近幾年,維生素補充劑走進了很多人的家里: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市白領等都有不同類型的維生素補充劑。在北京市的多家藥店里,品種繁多的維生素補充劑都被放在柜臺顯眼位置,不少藥店的銷售者均表示,維生素類產品是店里銷售的主力軍。在西城區廣安門附近的一家藥店內,店員向形容維生素補充劑的“優勢”:“受眾廣,健康人也可以長期吃;老人適量補充復合維生素,預防疾病的同時可提高身體免疫力;女性可以買具有美容功效的維生素E;孩子們就選復合維生素。”
在朝陽區金臺路附近的一家藥店,正選購維生素補充劑的王女士說:“家里人現在都在吃,孩子偏食所以給他買復合維生素,老公平時工作很忙,我就讓他堅持吃復合營養素,我自己會買些有美容效果的維生素膠囊。雖然價格不便宜,但家人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像王女士這樣的人群不是少數,《生命時報》近日聯合新浪微博進行的網絡調查發現,超過七成受訪者會在“正常飲食之外額外補充維生素”;但是六成人并不知道“維生素過量的副作用”。調查還發現,70%的人并不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而是“覺得自己缺,就補了”,或是“受到廣告影響”和“跟隨大家一起補”。
大多數人根本不缺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對于國人熱衷補充維生素的現狀,軍事醫學科學院營養研究室副教授王冬蘭告訴,從目前我國經濟和生活水平來看,一般人群并不存在缺乏維生素的情況。維生素補充劑是有適用人群的,對成人而言,只有當體內缺乏某種維生素時才需要酌量補充,切忌盲目。
除已被確診為維生素缺乏的人外,還有三類人群需要補充營養素:一是攝入量少的,如偏食或減肥人群;二是需要量大的人群,如孕婦、青春期少年;三是消化吸收差的人群,如老人、胃腸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體。”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提醒說,長期膳食不規律、不能保證一日三餐者;常處于特殊工作狀態,如常坐電腦前、神經高度緊張、頻繁坐飛機的人;常年在高溫、寒冷環境中工作的人;有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也可考慮適當補充。
多吃蔬果比什么都重要
雖然大多數人并不缺乏維生素,但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因工作忙碌,偏食、挑食,甚至有些人生活中有點小毛病,都會選擇服用維生素,將它當成了“治病良藥”。
對此,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表示,維生素要科學補充,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有營養素過量都會對人體有害,不能因為維生素必不可少就刻意添加濫用。就像‘水桶效應’,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刻意大量補充維生素E成為‘長板’,其他維生素攝入少則成為‘短板’,短板便成為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陳霞飛說,維生素過量會出現厭食、乏力、惡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癥狀,它們不具有特異性,因而易被人們忽略。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醫生、營養師的指導下,先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
王冬蘭則表示,補充維生素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既不能把它一竿子打死,也不能盲目地作為延年益壽的保養良方。維生素的利弊取決于個人身體狀態,我們提倡自然飲食更健康。“各種食物中都含有充足的維生素,如果能按照‘膳食寶塔’正常飲食,一般不需要額外服用維生素制劑的。另外,維生素片并不能代替富含維生素的天然食品,很多人體所需其他營養物質還是需要從蔬果中攝入。”
王冬蘭說,《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中對常見維生素的攝入量做過說明,推薦大家如何能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她說:“以維生素A為例,正常成年男性、女性的每天推薦量分別是800、700微克視黃醇單位;維生素C的成人每天推薦量為100毫克;維生素D的成人每天推薦量是10~15微克。只要我們保證每天能做到大約喝半斤牛奶,吃1個雞蛋、二兩肉類、3兩豆類,便能滿足每天維生素A、D、E的需求;每天吃夠半斤水果、1斤半蔬菜,就可以滿足每天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需求。”(尹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