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剖腹產后 媽媽洗澡要注意

剖腹產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分娩方式了,與順產不同的是,剖腹產產后的恢復更慢,而護理的重點也有所差別。坐月子不能受凍、受涼、不能吃些刺激性食物、不能隨便洗頭洗澡等等,這些仍然是產后護理的基本點。那么,剖腹產后媽媽們淋浴需要注意哪些事呢?

生產之后多久可以洗澡

坐月子期間是不可以洗澡的,有的女性可能不聽從建議堅持洗澡,認為熱水可以殺菌,殊不知這會導致身體落下病根,以后可能會因為子宮受寒而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頭暈。與此相反,有的女性堅持一個多月不洗澡、不洗頭,反而又使得細菌滋生。

因此,產后能不能洗澡,多久洗一次,主要還是看媽媽自己的身體情況。剖腹產之后,因為傷口還在復原,這時候并不能立刻洗澡,而是應該臥床休息,防止傷口裂開。另外,如果生產一兩周后,女性的傷口恢復得不錯,體力也能跟得上的話,那么便可以洗個澡洗個頭了,只是要保證室內溫度穩定,以防著涼受凍。

洗澡時保持室溫較高

如果女性是在夏季坐月子的話,那么洗澡只要保證水溫高就行。但是如果是在冬季坐月子的話,在淋浴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室內的溫度足夠高,因此家里必須開著空調,讓家里的溫度維持在25度以上,這樣即使洗澡也不會著涼受凍,不會落下月子病了。

此外,洗完澡之后一定要把全身擦干,穿好衣服,頭發用干毛巾包裹著或者是在浴室里用吹風機吹得半干之后再出來,否則身上的水珠會在空氣中被蒸發從而帶走體表的溫度,導致媽媽們受涼。

洗澡時間不能太長


在洗澡的時候,產婦最好盡快地沖洗,不要拖延時間,因為傷口不宜長時間曝露于水中,否則會導致傷口感染,不利于產后恢復,而且女性的體力很容易吃不消,洗澡時間過長甚至會讓媽媽昏厥。

不要太在意臟污


即使坐月子期間可以洗澡,媽媽們也不能多洗,畢竟剖腹產的傷口還沒有恢復好,不能多次接觸水,更不能用手用力搓洗傷口周圍的皮膚。這時候媽媽們不能太在乎身體臟不臟,洗澡只是為了保證基本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