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經驗有時也靠不知 揭秘4大誤區

你是一位重經驗的媽媽嗎?不少人凡事喜歡按照大家推薦的方法來做,但其實生活中我們常常以為的老經驗,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有道理。下面就是日常人們最易陷入的四大誤區。

誤區1:感冒發燒多喝水就能好

當人體正在感冒發燒時,體內水分流失較快,適量補充水分可以促進體內循環,有助于排出體內的垃圾。但是過猶不及,過量飲水會造成擾亂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容易致使發生“水中毒”。如果寶寶伴有呼吸道感染,大量飲水容易引起低鈉血癥,具體的不適表現為惡心嘔吐、全身乏力、頭痛嗜睡等。

誤區2:發燒應該用冷水敷額頭

這可能是許多家庭都曾用過的降溫方法。退燒就必須降溫沒錯,但是額頭部位血管相對都較細,冰敷起不到降溫退燒的作用。我們可以用冷水浸泡后毛巾敷在脖子兩側、腋下等地方,這些部位的血管比較粗,降溫的效果要更好。

誤區3:“兒童食品”一定就健康


何為“兒童食品”?事實上,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兒童食品只是商家吸引消費者的噱頭。它們是在成人食品的基礎上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一般會加入一定量果蔬汁、維生素和益生菌等成分,但是其實實際的效果并不大。

誤區4:“飯后用藥”即指吃完飯立即吃藥


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有沒有糾結過這句話的意思。其實,說明書上的“飯后用藥”指的是飯后半小時再服藥,并非飯后立即吃藥。因為如果飯后立即吃藥,藥物會和食物混成糊狀,直接被送到小腸,但是吸收藥物必需經過胃吸收才能達到藥效,提前進入小腸的藥物也就無法發揮原有的作用了。

吃完飯以后半小時,這時食物的消化工作已經基本結束,胃酸量也較少,有助于更好地吸收藥物的有效成分。在這里補充說明一下,說明書上標注的“飯前”指飯前半小時,“飯中”則指相鄰兩頓飯中間相隔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