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自制臭豆腐 食用易中毒

大家都知道臭豆腐是一種聞起來特別臭,但是吃起來卻特別香的食物,很多朋友都喜歡吃,甚至有朋友為了方便,自己學習自制臭豆腐。近日,有消息稱,一個女子在家自制臭豆腐食用后中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近日,一名男子稱自己妻子張圈在吃了自制的臭豆腐之后發生中毒事件,需要肉毒抗毒素血清才能救命。

但丈夫理全安跑遍烏魯木齊市各大醫院及衛生防疫站都沒能找到,在他幾近絕望時,眾多好心人共同努力,僅用了4個小時,救命藥就找到了。

8月26日19時,記者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救中心病房里見到了張圈,她臉色蒼白,說話都十分吃力。

理全安則向記者透露,2014年7月底,他跟妻子來到河南老家,然后就在阜康白楊河的一個地方打工。

8月中旬的一天,因為在工地上吃了自制的臭豆腐,張圈一直感覺頭暈想吐,理全安趕緊帶著她在周邊醫院治療,但張圈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8月23日,理全安帶著張圈來到新醫大一附院,醫生初步診斷張圈為肉毒桿菌中毒,需要A、B兩種肉毒抗毒素血清立刻進行治療,但醫院并沒有儲存這兩種抗毒素血清,需要家人自行尋找。

經過到烏市各大醫院及衛生防疫站尋找,8月26日,理全安找到了B型抗毒素血清,但沒有找到A型抗毒素血清,他急得在急診室門外落淚,這一幕被120急救車司機周平權看到,他上前問明情況,答應幫理全安尋找救命藥。

“我開救護車十幾年了,特別能理解病人家屬的心情。”周平權說,當天17時,他撥打了烏市一家交通廣播的熱線。電臺播出后,全城開始接力尋找“救命藥”,由于肉毒抗毒素血清的存儲條件及造價特別高,找到的希望特別渺茫,幾個小時過去了,一直沒有消息。理全安的心情越來越焦急。

當天19時30分左右,一位市民給電臺打電話,說他之前買過這種藥還沒有用完,寄存在自治區疾控中心,患者家屬可以去取。

“隨后,周大哥搭車帶我前往自治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下班了,但了解情況后,又開車從家趕回單位為我們取藥。”理全安說,8月26日21時,他終于拿到了A型肉毒抗毒素血清。

當天22時許,看到注射完藥的張圈安然睡著,理全安終于放了心。此時,周平權才放心離去。

“糞水臭豆腐”真相調查 是否真用糞水炮制

長長的“不安全食品”名單里似乎又添了一樣——民間小吃臭豆腐。

據媒體報道,溫州市民蘇先生因懷疑吃了用糞水浸泡過的臭豆腐,導致多器官衰竭,昏迷了一周,治療花了15萬。這條似是而非、對病因帶有猜測性的文章,隨后被全國多家媒體轉載,不乏相當權威的主流媒體也生怕落后,在各自微博賬號上搶先摘發。在微博上的閱讀量達到2436萬次,34000多人看后說,自己再也不吃臭豆腐了。

事件中的糞水臭豆腐是否存在?蘇先生的疾病同臭豆腐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媒體報道后第二天,健康時報記者即展開調查,希望在當事醫生、臭豆腐攤主、營養師、臭豆腐企業以及相關監管部門的論述中,還原臭豆腐“染糞”說法的真相。

“臭豆腐用糞水泡過”其實只是醫生道聽途說的推測

引發輿論風暴的是8月7日溫州某報的一篇文章,標題是《一份臭豆腐花掉15萬》。

不過,8月7日晚記者登錄該報官方網站發現,電子報中該篇文章所在版面已被悄然刪去,除該版外的其他31個版面卻都能正常閱覽。

隨后健康時報記者輾轉聯系上接診蘇先生的溫州市中心醫院ICU病房。科主任尤榮開透露了一些信息。“病人現在已經出院并且恢復了,當時確實出現肺功能衰竭,但通過對癥治療搶救過來了,我們問病史時,病人說吃了臭豆腐,醫院內部專家也一致認為是由于吃了不正規制作的臭豆腐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但對于臭豆腐是否用“糞水”泡制,尤主任則明確表示“這個不一定”。

實際上,就在8月7日媒體報道當晚,溫州市治安大隊、衛生部門專家及市場監管部門人員就組成聯合調查組,前往中心醫院ICU科與當事主治醫生了解情況,調查取證。

鹿城區衛生宣傳辦鄭姓工作人員向記者描述了患者當時情況,“6月25日晚7點,患者在街邊買了5塊錢大概八九塊臭豆腐,晚11點出現嘔吐,開始以為是中暑未予重視,第二天早上七八點嘔吐明顯就去了醫院,接診時高燒40.2℃,伴心衰和呼吸衰竭。”

這位鄭姓工作人員透露,在調查組面前,蘇先生的主治醫生詳細回顧了診斷經過:患者稱在發病前一邊喝白酒一邊吃臭豆腐,在排除了白酒后就鎖定在了臭豆腐上。因為自己在報紙上看到過糞水臭豆腐的報道,所以猜測,患者食用的臭豆腐在制作或發酵過程中,可能遭到糞水浸泡,導致臭豆腐含有大量的內毒素,于是推測,正是這些內毒素導致了患者多器官衰竭的發生。

也就是說,引發媒體瘋狂轉發報道的幾個事實,不管是患者的病情,還是那幾塊被“糞水泡過的臭豆腐”,都是當事醫生“推測”出來的。

然而,即便是這個推測,在聯合調查組看來,也是疑點重重。

當地衛生局專家表示,如果由內毒素引起,會在短時間內發作,大概15到30分鐘,但病人19點鐘吃的,23點才有癥狀。況且,即使是因為內毒素,同一鍋的臭豆腐,如果還有過路人吃的話,肯定也會馬上出現這些癥狀,而事實上并沒有接到類似報告。

面對調查組的質疑,當事醫生并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復。

南北臭豆腐制作工藝有別,糞水泡制毫無意義

作為中國的特色小吃之一,臭豆腐廣泛流傳于我國大江南北,湖南、北京、南京、紹興、臺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

北方的臭豆腐是臭豆腐乳,以王致和臭豆腐為代表。工藝上,制作臭豆腐乳需將豆腐放入罐子中,經濾漿、點鹵及接菌后發酵,豆腐上長出菌絲,搓毛腌制后裝瓶,灌入專用湯料,數月后才算完成。

南方臭豆腐又稱“臭干子”,以長沙火宮殿最為出名。將黃豆為原料的水豆腐,經放有鮮冬筍、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種原料的專用鹵水浸泡半月,以茶油經文火炸焦,佐以麻油、辣醬,達到“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的效果。

火宮殿臭豆腐第三代傳人何谷良接受采訪時稱,臭豆腐制作的核心在鹵水,而鹵水主要材料其實就是豆豉水、去柄去蒂的香菇和冬筍。

北京朝陽區金臺路與團結湖附近有兩個掛著“長沙臭豆腐”的小攤,懾于城管人員壓力,他們在晚上9點之后才敢來路口營業。其中一位攤主劉先生,老家在湖南,他舀出十幾塊微黃偏白的豆腐,放入油中炸了3分鐘左右,就做好了一份金燦燦、外焦里嫩的臭豆腐。

然而,不管是北方常吃的臭豆腐乳,還是南方風靡的炸臭豆腐,在制作過程中添加糞水的說法卻都聞所未聞。對于“糞水”泡制臭豆腐的說法,劉先生表示肯定不會,他認為既沒有必要,也容易影響口感,徒增成本,卻毫無意義。中國傳媒大學附近的一家臭豆腐攤主表示,自己炸臭豆腐用的是“秘方”,但肯定不會用糞水來增臭,“那也太惡心了,自己也下不去手啊!”

湖南長沙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監管處的工作人員談及此事,言語中透露著無奈,“我們已經掌握規律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就有這樣的說法出現,臭豆腐用大糞做怎么可能呢?”北京市大興區食藥監局稽查大隊也表示,近幾年內都沒有發現查處過違規臭豆腐生產的黑作坊。

問題可能就出在“鹵水”這個環節。“的確有人往泡臭豆腐的湯汁里加工業染料,臭味大一點,發酵兩、三天,也吃不出問題。”劉先生一邊給記者盛出臭豆腐,一邊強調自己絕對不會這么干。“這種黑色工業染料有可能是違規添加的臭精,”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二級公共營養師李廣萍介紹,所謂臭精就是硫酸亞鐵、硼砂和硫化鈉等化學品,能給豆腐上色并賦予其臭味。

李廣萍曾做過實驗,用臭精泡過的臭豆腐會發出潲水油一類令人作嘔的氣味,將豆腐坯浸泡在一種配好的化工黑粉稀釋的水中,半個小時不到,豆腐坯就已滲透變黑。

硫酸亞鐵、硫化鈉、硼砂等因存在可能的健康風險而被禁止加入到食品中,其中工業硫酸亞鐵對呼吸道、皮膚和黏膜都有刺激性。若經常吃這種速成臭豆腐,對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都會產生危害,加重肝臟負擔。

還有就是“葷鹵”,摻有螺砣或蚌殼肉,一年四季均可發酵,臭味濃烈,含腐敗肉食極易產生肉毒素等有毒物質,損害肝臟和腎臟。

結語:通過對上文的閱讀,相信大家已經對臭豆腐的相關新聞都有所了解了吧,不管是自制臭豆腐還是街攤上制作的臭豆腐,都有可能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希望大家在購買或者制作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切記購買到問題食品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