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薦 秋季的4大養生藥膳
溫補脾陽藥膳——蓮米氽鵪鶉
原料:淨鵪鶉100克,雞蛋1只(只用蛋清),冬筍10克,蒸熟蓮米15克,水發口蘑5克,醬油、黃酒、花椒水、鹽、水生粉、味精、鮮湯各適量。
製作:(1)將鵪鶉肉切成薄片,用雞蛋清半隻和水生粉抓勻;冬筍、黃瓜皆切片。
(2)鍋燒熱下豬油,待豬油燒至五成熱時將鵪鶉片放入油鍋內滑炒熟即起。
(3)鍋內放鮮湯、鹽、料酒、花椒水、醬油、冬筍、口蘑、熟蓮米和鵪鶉片,燒沸後撇去浮沫,放入味精,盛在湯碗內即成。
功效:本品肉嫩鮮香,香澤金黃,可補脾胃、益中氣。適用于脾陽不足而致病後體虛及術後體弱的人調養,也可用於一切臟腑功能減退的人進補,有強壯身體的作用。
滋補脾陰藥膳——玉竹油豆腐包肉
原料:玉竹15克,豬肉200克,熟筍50克,香菇5朵,油豆腐10塊,芹菜、乾菜、黃酒、醬油、糖、味精各適量。
製作:(1)玉竹洗淨,加水煎1小時,過濾後藥汁與渣分別留置備用。
(2)香菇加水浸泡,洗淨,剁成末。
(2)豬肉洗淨,切碎剁末。
(4)熟筍與配料的芹菜也切作細粒狀。
(5)取玉竹藥渣、香菇末、肉末、筍丁、芹菜丁同置一處,加味精、醬油、黃酒拌勻,裝入油豆腐內,外用乾菜撕成帶子紮好。
(6)將包紮好的油豆腐放鍋內,加水及玉竹汁,用大火煮開,加入醬油、糖、黃酒,加蓋用文火煮至肉熟湯汁快幹,加味精略炒即成。
功效:可滋養脾陰。適用于脾陰不足、津液受損而致脘腹脹滿、口幹便秘、形體消瘦等病症。
健脾補血藥膳——棗菇蒸雞
原料:淨雞肉150克,紅棗20克,香菇(水發)20克,濕澱粉6克,醬油、鹽、味精、料酒、白糖、蔥、薑、麻油、雞清湯各適量。
製作:(1)將雞肉洗淨,切成3釐米長的肉條。
(2)將雞條、香菇、紅棗放入碗內,加入醬油、鹽、白糖、味精、蔥絲、薑絲、料酒、雞清湯和濕澱粉,拌勻,上籠蒸15分鐘左右,熟後取出用筷子撥開,攤入平盤,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本品香鮮適口,營養豐富,可補脾胃、補肝腎、養血補血。適宜於脾虛血虧而致面色不華、倦怠懶言、氣短貧血、消化不良、乏力等症患者食用。健康人食用更能補充營養、防病保健。
健脾升陽藥膳——黃芪軟炸裡脊
原料:豬裡脊肉400克,黃芪50克,蛋黃1個,水澱粉20克,蔥段、薑片各10克,醬油、味精、鹽各適量,料酒50毫升,植物油500毫升。
製作:(1)將黃芪切片後,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黃芪濃縮汁50毫升備用。
(2)將蔥段、薑片、醬油、味精、鹽、料酒對成汁。
(3)將裡脊肉去掉白筋,片成0.4釐米厚的片,兩面用刀劃成十字花,再切成0.8釐米寬、2.5釐米長的條,放涼水碗內,淘淨血沫,用淨布搌幹,再將蛋黃、水澱粉放碗內,用手攪成糊,將裡脊肉放入糊內攪勻。
(4)將鍋置火上加入植物油,油三成熱時,將裡脊肉逐塊下鍋,炸成金黃色,肉發起時,將油潷出,將調料汁及黃芪濃縮汁灑在肉上,翻炒兩三下即可食用。
功效:養血補腎、益氣固表。適用於脾虛氣陷而致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對老年體虛、產後或病後體弱者更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