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4歲女孩子要“結婚” 媽媽無奈怎么管

如今的剩男剩女越來越多,其中當然不乏不少恨嫁女,整天嚷嚷要嫁人,不過要是一名4歲的小姑娘也天天這么說,是不是讓很多大人都汗顏呢?近日家住洪山區小何西村的朱女士就遇到這種哭笑不得的事。

家長無奈:一周兩次,小丫頭鬧著“要結婚”

說起4歲的女兒小思,朱女士有點無奈:“小伢什么都不懂,可我不知道該不該管,怎么管。”

這還要從17號那天說起,朱女士帶著四歲的女兒小思在武昌徐東一家游樂場里玩,女兒在玩的過程中碰到一個小男孩,小思很友好的跟他打招呼。朱女士當時并沒有在意,男孩走后,小思卻顯得非常興奮。朱女士覺得很奇怪,正準備問時小思倒是先開口了:“媽媽,我要跟我們班上一個同學結婚,我剛剛看到他了。”

據小思說,這個小男孩是她暑期幼兒繪畫班上的同學,比她大2歲。這時朱女士踩回想起來,這已經不是小思第一次說要“結婚”了,前兩天她也說過一次要跟這個男孩“結婚”,還讓媽媽不要告訴爸爸。

朱女士試探性地問女兒:“他喜歡你嗎?”沒想到小思很開心地講述他們相處的細節,比如兩人一起畫畫的趣事等等。

后來母女二人又在一家蛋糕店碰到那個男孩,小思高興地把他指給朱女士看,男孩顯得非常害羞,只是朝她們這邊看了一眼,小思卻開心得跳起來,朱女士提醒女兒說:“你要矜持一點。”誰知小思聽懂了這句提醒,馬上安靜下來。“我開始覺得小孩子不懂事,但她連續說兩次,讓我有點擔心。”朱女士看到女兒這樣有些擔心。

專家支招:寶寶“早熟”,先分散孩子注意力

“孩子本來是天真無邪的,說結婚這樣的話也是童真的表現,家長不要表現得太過在意。”武漢市社科院研究員劉崇順說。

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或者親人都結婚了,也可能參加過一些婚禮,或者僅僅就是從電視上看到結婚場景,就會聯想到自己。在3~5歲這個關鍵期,孩子們會會萌發性別差異意識,對異性產生好感,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此時家長們不要用誘導性、鼓勵性的語言和孩子討論不符合他們年齡的話題,如果孩子對“戀愛”、“結婚”等成人事宜表現出過分的興趣,家長可以找些其他有趣的事情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