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秋季補水防干燥 喝水是關鍵

核心提示:進入秋季,天氣變得多風、干燥,身體的水分容易丟失。不少人會感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膚發干、瘙癢甚至皸裂等,還有些人出現大便干結、便秘,因此,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不管女人,還是男人,都是水做的。因為水是身體中內含量最多的物質,占到成年人體重的60%~70%,年齡越小,水分占的比重越多;水的第二個作用就是潤滑作用,關節潤滑劑、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腸粘液、呼吸系統氣道內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離不開水。因此,當秋季干燥、水分不充足時,就會出現上面所說的“秋燥”的各種癥狀,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健康。

人體的水有三個來源:喝水、食物中的水和機體內生水。

1、喝進去的水:包括白開水、茶水、飲料等,通過喝水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水分,這部分水大約占到60%。

2、食物中的水:我國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蒸、燉、煮、炒等烹調方式,不僅可以保留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還在烹調時加入一定的水,我們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水分差不多有40%。

3、機體內生水:是指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分,也是機體獲得水分的一個途徑,但占的比重很小。

如何判斷身體是否缺水?口渴,往往被作為判斷身體缺水常用的一個方法,其實,當感到口渴時,機體缺水已經超過體重的1%以上了;還有一些癥狀意味著你的身體已經處于缺水狀態了,包括頭痛、關節痛、肌肉痛、便秘;尿少、尿液氣味濃重、尿的顏色發黃等。

對付缺水的辦法就是喝水,喝水有5項注意。

1、不要等口渴時再喝水。

口渴時機體已經處于缺水狀態,并開始利用調節系統進行水平衡的調節,這個時候喝水雖然可以補充丟失量,并不是最好的時機,并且往往一次性喝進去大量的水,加重胃腸負擔,稀釋胃液而影響消化。

2、少量多次。

喝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會丟失不少水分,盡管在起床后沒有口渴感,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粘稠。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涼開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3、白開水是首選。

生活中常喝的飲品包括白水、茶水、飲料等,白水不含能量、解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而白水中又以白開水為最佳。白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并且干凈衛生、制作簡單、經濟實惠,是飲品中的最佳選擇。礦泉水、礦物質水、純凈水等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但不宜作為主要的飲用水。

4、天天果蔬,常喝湯水粥。

蔬菜水果含的水分多,還對促進健康好處多多,爭取做到,頓頓有菜,天天有果。經常煮些雜糧粥,粥里也可以加些水果,……。少吃油炸、燒烤、辛辣的食物。

5、外補。

除了“內補”外,皮膚干燥時,也可以噴霧保濕品,時常潤一潤自己的皮膚,做到內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