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我們是腸道細菌的奴隸:消化道“異常”會影響宿主的食物選擇

摘要:下一次,當你站在冰箱門前的時候,一定會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具行尸走肉。因為一項新研究稱,人類消化道中日益增長的“錯誤”,可能引導我們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食物——即使它們并非是最佳的選擇。本周,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以及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在《生物測定》(BioEssays)雜志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

報告稱:“在胃腸道微生物的選擇性壓力下,宿主的飲食行為就會被 操縱。某些情況下,這會對雙方都有益。但有時候,又會傷害到宿主的健康”——比如過量攝入某些富含脂肪和糖粉的食物。

微生物可以通過兩個方面做到這點: 令宿主產生某種“渴望”,以便人類能夠專注于某種食物,并“打壓”其它競爭對手;引發宿主躁動不安,直到人們吃下讓雙方都滿意的食物為止。

至于微生物發揮其影響力的確切方式,目前暫時還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員推測,它們會釋放某種信號分子。

在一份有關該研究的聲明中,研究人員表示:“微生物能夠通過改變迷走神經的神經信號,并影響味覺受體。比如產生毒素,就會讓人們產生不好的感覺;而釋放化學獎勵 的話,就會對人的行為和情緒有著更良好的操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