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泡發好的銀耳過夜后有毒不宜食用?實驗解答

《是真的嗎》視頻截圖

人民網北京8月18日電雖然已經立秋,但天氣依然炎熱,銀耳就成了大家喜愛的消暑食品,為了方便很多人習慣在睡前將銀耳泡發好。但有網友說,發好的銀耳不宜過夜食用并引發熱議。那么,泡發后的銀耳隔夜后真的不宜食用嗎?央視《是真的嗎》實驗證實并非如此。

網上對“發好的銀耳過夜后不能食用”的一種大眾說法是銀耳中的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有很大的致癌風險。

為了求證,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一袋銀耳,從中取出兩份,一份泡發好后放置12小時,另一份泡發好后放置24小時。隨后將兩份銀耳樣品送至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進行亞硝酸鹽的檢測,那么銀耳隔夜后真的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嗎?

4天后,拿到了檢測報告,根據國家食品中亞硝酸鹽限量標準的規定,蔬菜類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4mg每千克,而所拿到的檢測數據顯示,無論是發好后12小時的還是發好后24小時的銀耳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都為小于1mg每千克,都是符合安全標準的。而且檢測人員告訴,按照業內標準,小于1mg每千克可視同沒有檢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臨床營養師吳小玲告訴銀耳確實含有硝酸鹽,發好后放置久了確實會產生亞硝酸鹽。

那么,為什么送檢的樣品中,檢測到的亞硝酸鹽含量卻小到幾乎沒有呢?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解釋說,由于銀耳在泡發的過程中,硝酸鹽會被水稀釋,所以即使會產生亞硝酸鹽,含量也是及其少的,根本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

專家提醒,雖然發好的銀耳隔夜后不宜食用的說法并不正確,但是發好的銀耳若是放置時間過長,容易滋生細菌,建議煮熟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