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飯后這樣按摩腹部調理脾胃

摩腹是一種古老、簡便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屬于中醫推拿手法中的摩法。南宋大詞人陸游就曾說,“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飯囊”,可見其流傳之廣。

中醫認為,腹部是氣血生化之所,所以摩腹法雖然作用于局部,但可以通過健脾助運達到培補元氣的作用,從而有益于全身。摩腹法刺激輕柔緩和,具有和中理氣、消積導滯、調節胃腸蠕動等作用,對胃痛、腹瀉、便秘、肥胖、失眠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健康人也可通過此方法強身健體,調理脾胃。

摩腹法建議于飯后一小時或臨睡、起床前進行。操作方法為周身肌肉放松,全掌著力,意念置于掌心,以肚臍為中心,緩緩摩動腹部。手法宜輕柔,不需要帶動皮下組織,以撫摩后腹部有溫熱感,并層層向內透熱為佳。摩腹前可以先將手部搓熱后進行。

摩腹法在操作時要注意施術的部位和方向。腹脹和消化不良,著重摩上腹;腹瀉,著重于臍周;便秘和小便不暢,著重于下腹部。日常保健多采用順時針方向,大便較稀溏者宜逆時針方向按摩,便秘者順時針方向按摩。需要強調的是,摩腹適合大部分人,但也有禁忌癥,孕婦、過飽或過饑者以及腹內有惡性腫瘤、急腹癥等患者禁止摩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