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小心使其患上抽動癥
孩子天生活潑好動是好事,但是如果過了頭,那么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有可能是“生病”了。北京軍頤中醫醫院專家劉建朝提醒,當孩子在沒感冒的情況下,頻繁地做“鬼臉”——眨眼、擠眉、吸鼻、撅嘴、張口、伸舌、點頭等,不要以為是孩子故意調皮搗蛋,這可能是一種無法自我控制的疾病——抽動癥。
孩子做“鬼臉”竟然是兒童抽動癥
來自天津的一位叫景靈的小女孩,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聽景靈的母親說,暑假了,給孩子報了一個小提琴興趣班,孩子剛開始還挺感興趣,但是沒過兩天,孩子就開始“搗亂”,不時地擠眉弄眼、或歪鼻斜嘴,原以為孩子是沒事在做“鬼臉”,后來發現孩子居然是不自覺的在做這些動作。在反復提醒和呵斥后,癥狀不僅沒改善,反而變本加厲,甚至在吃飯、看電視、玩耍時都不能控制表情,后來沒辦法,景靈的母親只能帶著孩子來醫院求助。
來到醫院,經過劉建朝的診斷,最后確診景靈患有兒童抽動癥。
什么是兒童抽動癥?
兒童抽動癥是一種兒童神經系統常見疾病,其早期癥狀一般表現在面部,比如眨眼、聳鼻子、撅嘴、嘴角抽動,隨后出現鼓肚子、四肢抖動、聳肩,有的還伴有清嗓子。小兒抽動癥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有些與孩子平時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有些與鏈球菌感染等有關。
是什么讓她患上了兒童抽動癥?
劉建朝專家特別指出,景靈的抽動癥是因為在學習小提琴的時候,景靈的母親平日給予太大的壓力而導致的。劉主任說,現在的孩子較上一代人精神壓力大很多,好多家長把自己沒能實現的人生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學習上要求很高,業余時間全都安排了課外輔導培訓,孩子每天處于高度的緊張狀態,也造成抽動癥的發生發展。劉建朝說,根據前來就診孩子的反映,很多孩子暑期甚至沒出門旅游過、沒接觸過自然、沒進行過規律的體育鍛煉,每日待在空調房進行反復的興趣班和提高班,精神壓力甚至比成人還大。所以在治療上,希望家長能夠調整孩子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如果孩子患上了抽動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不要過度關注孩子抽動的癥狀,給孩子造成精神壓力,或經常對其進行訓斥。應多夸獎、多鼓勵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緩解心理壓力,有利于治療和康復。專家表示,這種疾病到青春期約有70%的孩子會自愈,但如果情況嚴重,最好堅持治療。wy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發布本文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