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年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癥狀

人類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在進步和驚訝中度過的,許多新奇的事物不斷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就拿一些疾病來說,人們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應該是很陌生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其實就是一種心血管疾病,而且它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要比年輕人高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所以人們不得不予以重視。

人們知道蛛網膜下腔出血在老人中的普遍率以至于人們更加應該重視起這種疾病的治療。當然在治療每一種疾病之前,首先人們應該對這個疾病的癥狀有一些具體的了解和透徹的分析才行。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表現為突然出現的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血性腦脊液和腦CT掃描顯示蛛網膜下腔為高密度影。但是,由于發病年齡、病變部位、破裂血管的大小、發病次數等不同,臨床表現差別較大;輕者可以沒有明顯癥狀和體征,重者突然昏迷并在短期內死亡。發病年齡以40~60歲最多見。

1.頭痛

主要是由于高顱壓和血液化學刺激硬腦膜所致。而頭痛是本病最常出現的癥狀,其頻度依年齡及病情嚴重程度而不一。中青年發病時,頭痛出現率在90%以上;老年及兒童則占50%左右。頭痛出現時主要分布于前額、枕部或全頭部,而后上延及全頭部疼痛。因此早期的頭痛出現部位可以協助確定破裂的動脈部位。頭痛的性質主要為劇烈脹痛或劈裂樣痛。頭痛持續的時間取決于出血量多少,一般為2周左右。

2.嘔吐

是因高顱壓和血液直接刺激嘔吐中樞所致。嘔吐是提示出血量多,顱內壓較高,病情重的表現。大多數呈噴射性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或咖啡樣物。

3.意識障礙

發生率占50%以上。主要是因為顱內壓過高導致大腦功能的抑制。一般在發病后即刻出現意識障礙,而程度和持續的時間取決于出血的量及部位。輕者為嗜睡,重者為昏迷;部分患者在短暫的昏迷后又恢復清醒。另外,有的患者在發病1周后又出現意識障礙,是因為出現繼發性腦動脈痙攣導致的腦梗死,或再次出血所致。部分患者始終無意識障礙,這主要是出血量少或老年人腦萎縮明顯,不至于出現明顯高顱壓。

4.腦膜刺激征

是蛛網膜下腔的血液刺激硬腦膜所致,主要表現為頸項強直,Brudzinski征和Kernig征陽性。有時腦膜刺激征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惟一臨床表現,而沒有其他癥狀和體征。這是因為蛛網膜下腔出血者如不出現腦膜刺激征說明出血量較少,病情不重,所以,更無其他的表現。因此,懷疑蛛網膜下腔出血者,查腦膜刺激征是非常重要的。腦膜刺激征出現的強度及消失決定于出血的部位與出血量的多少和患者的年齡。腦膜刺激征一般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數小時后出現,少數患者出現較晚。在3~4周后,大多數患者的腦膜刺激征消失。老年患者出血量少者,對疼痛耐受性強者或重癥昏迷者,可以沒有腦膜刺激征。

5.眼底異常

在發病當日或次日,由于急性高顱壓,眼靜脈回流受阻,有部分的患者出現視網膜和玻璃體積血;在腦脊液恢復正常后,仍有出血的痕跡可見,因此視網膜和玻璃體積血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根據之一。眼球內出血可侵入房水而引起視力下降,成為永久性視力障礙的原因。如伴有視盤水腫者,則可提示病情是較嚴重的。

6.精神癥狀

患者在急性期可出現各種精神癥狀,如欣快、譫妄、幻覺等,多在2~3周后自行消失。有的患者可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分析判斷力障礙等。

7.其他表現

大多數患者不出現明確的腦功能障礙的定位癥狀或體征,但有少數患者可出現局灶性受損的表現。

通過以上的學習,人們可以系統的了解到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具體癥狀。這樣當人們在生活中遇到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時候就可以及時的發現,及時的將患者就醫治療,才能夠避免老人們面臨一些不必要的生命危險,不讓疾病傷害人們的身體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