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我和《星運里的錯》

上周,我給我朋友阿馬尼發短信,問他想不想看《星運里的錯》,他回我:“你在逗我嗎?”

我和阿馬尼打15歲開始就是好朋友。他知道我一直很反感那種愛情和死亡的主題。我從來沒讀過《愛情故事》,也沒有看過《留住有情人》,就連《人鬼情未了》這么經典的電影我都沒看過。看到這些故事,我的反應就好比一個黑手黨看到《黑道家族》或者一個曾經身陷囹圄的女人看到《女子監獄》一樣反感。不過,我并不是害怕這些故事會讓我感到難過,我只是擔心它們會勾起我的傷心事,一發不可收拾。17歲時,我愛上了個男孩,他的名字叫做斯蒂芬。斯蒂芬有囊腫性纖維化。我們剛在一起的時候,他看上去挺健康的,不過他說他活不了多久。事實也的確如此——他30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之后,我重新結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但是我還是很在意他的過世,時刻避免回憶起那段傷心的往事。如果你的處境跟我一樣,你也不會喜歡看那些以類似的經歷為主題的書或者電影的。

當知道約翰·格林對《愛情故事》的看法跟我的差不多時,我就忍不住好奇地想要看看他寫的《星運里的錯》。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兩個患有癌癥的青少年——黑茲爾和加斯的愛情故事。雖然,故事與我的經歷大不相同:原因之一是,我很健康,其二,我和斯蒂芬生活了十幾年,而不僅僅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我和故事的主人公們都知道與自己的愛人在一起的時間非常有限;而當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都會跟普通人談論家長里短一樣談起疾病和死亡。這兩點,現實生活和小說里的情節卻驚人地相似。

翻開小說讀了十余頁之后,我就釋然了。小說的主人公們是那么的率直、幽默。由于自身的疾病,他們顯得比較早熟,但是同時,他們又如此年輕。小說中也談到了我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當你知道你愛的人將早早離去時,你為何會有勇氣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覺得這種決定需要足夠的勇氣,甚至是一種無私的奉獻。可是,不管是小說里還是我的生活中,答案卻并不是這樣。對我們來說,這甚至不需要做什么艱難的抉擇。就好像黑茲爾和加斯一樣,我們只是找到了那個我們所愛的,并愿意與他共度余生的人。只要能跟那個人在一起,我們就滿足了。也許,我本該感到害怕,因為我之后會面臨著愛人的離去。但是,那時的我只有17歲,那么年輕、無所畏懼;或者說,只要跟斯蒂芬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害怕。

現在,回首過去的日子,我依然能夠清晰地記得和斯蒂芬一起跳進水里嬉戲的瞬間,也記得他注射靜脈抗生素的樣子。我還記得在去急診室的過道里跟他爭論該誰打掃房間的問題。這些片段,有的快樂,有的艱辛,有的乏味,有的滿足,一切的一切,在外人看來似乎令人心碎,但是對我來說,正是它們,證明了斯蒂芬曾經真切地存在在過去的每一周,每一天,每一分和每一秒。那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段難忘的歷程,盡管充滿艱辛,但卻豐富多彩,值得我用最細膩的筆觸去記錄,去描繪。

我和阿馬尼坐在電影院里,吃著爆米花和薄荷糖,我們打了個賭,看這部電影會不會也記錄了很多負面的情緒。不過,說到底它還是留給人們無限的希望。阿馬尼也是斯蒂芬的好朋友,斯蒂芬去世后,我們也說到在我們的文化中,很少有關于死亡的話題。因此,能有這么多人愿意來觀看這部電影,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而且,當我們得知看《變形金剛4》的觀眾也來觀看了這部電影的首映時,真的非常令人高興。

我小聲說:“人們低估了14歲的孩子。也許他們還不是很懂人生的艱辛,但是至少他們無所畏懼吧。”

阿馬尼回答道:“也許,這就是‘無知者無畏’呢。”

當故事緩緩展開,我聽到身邊傳來了女孩們的啜泣聲。也許是這個緊浪漫的愛情故事正巧激起了她們的共鳴吧。但也許,這只是部分原因。人們常常覺得青少年自以為是,但是這部電影說不定正在向那些“自以為是”的成年人們訴說青少年們不為人知的一面——對生活樂觀向上的態度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也或許,正是這些特質讓他們走進了放映廳。現在的他們身體健全、無憂無慮,正處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刻,只有通過電影,他們才能近距離地接觸死亡,理解生活的真諦。

我體會過愛人離世的感受,這部電影也讓我無時無刻不想起過去的生活。我想起了斯蒂芬去世的場景,還想象著,萬一哪天,我也會看著現在的丈夫也離我而去。我非常愛他,如果他先我而去,我一定會在家中四處尋找他留下的痕跡——他的黑襪子,給孩子們寫的便條,然后失聲痛哭。我也想象著,也許我還會痛失愛子,我想象了各種各樣的場景,這種想象雖然讓我難過,但是我也要感謝這種痛苦,是它們讓我感受到身邊的人對我來說到底有多重要,讓我體會到我該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