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酷熱未消的立秋時節保健仍重在“養”

在這立秋初期,我們已經可以明顯的感到秋意,根據養生的天人合一原則,從立秋起,保健的原則就要逐漸以“養”為主。飲食上要忌生冷,生活起居要避免受涼,同時也拔火罐等易引起寒氣入內的療法也應該謹慎進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秋季如何“養”生。

睡眠調整:早睡早起

專家表示,從立秋開始,氣候由熱轉寒,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轉變為陰盛的關鍵時期,人體陰陽的代謝也開始向陽消陰長過渡。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首先,秋季的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夏季人容易心血難安,睡眠不安穩或多夢、易醒,而秋季由于陽氣容易泄漏,更要注重睡眠的調整。早臥能順應陽氣的收斂,而早起則可以使肺氣得以舒展,對預防秋冬季節的呼吸道病變大有裨益。

食補原則:多酸少辛

秋主收,在食補上要做到用酸補之,而辛能瀉之。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要盡可能少吃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適當多吃一點酸味果蔬。此外,秋天還會產生燥,可適當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還應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沙參、西洋參、、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大有幫助。

另外,秋季也是腸道的好發季節,因此要特別注意衛生。體質較差的可以吃一些預防性的中藥,如板藍根、馬齒莧等煎劑,對腸炎、痢疾的流行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防止秋瀉:多喝酸奶

經常感到腸胃不舒服,消化不良的人在秋季容易發生腹瀉。預防這種情況應該多喝乳酸菌奶,但不能是冰酸奶。乳酸菌可以分解鮮奶中的乳糖而產生大量的乳酸,使人體腸道呈酸性。這種酸性環境可抑制腐敗菌在人體內的產毒作用。同時乳酸菌奶中所富含的乳酸菌還具有清理腸道、促進消化的作用,從而保護腸胃的健康。

秋天不單是腸胃疾病易發的季節,同時也容易患上其他疾病。治療這些疾病的有些藥物對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服后可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等,如需要服用這些藥物的話,選擇在餐后或就餐中服用為好,胃中有食物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道刺激。

運動康復:不宜拔火罐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對于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如果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而且適當的運動鍛煉,還能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但切勿搞得大汗淋漓,當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時,即可停止,此時能保證陰精的內斂,不使陽氣外耗。身體較健康者,應從立秋起就嘗試冷水浴鍛煉。

要特別提醒的是,由于秋季容易外感風寒,導致很多關節、頸椎、脊椎、腰椎有病變的人出現腰酸背痛等癥狀,不少人青睞于用拔火罐等方法抽出體內的寒氣。但中醫專家指出,立秋以后拔火罐不宜多進行,尤其是一些體質比較虛寒者及老年人,否則外環境中的的寒氣容易隨著治療過程進入體內,反而會加重原有的癥狀。另外,喜歡在裝有空調的健身房里運動者以及常游泳者,也最好不要拔火罐。而在針灸時,也要注意防止寒氣入內,盡量不要開空調,并把風扇的風量開到最小。

由于天氣轉涼會使腰肌勞損、棘間韌帶損傷等疾病的癥狀加重,原本并不明顯的痛癥會一下子暴露出來。建議立秋以后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竹席、藤席等要替換,或者在上面墊層毛巾被等作保暖。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止腹部著涼,年輕人則要少穿露背裝、露臍裝,尤其不要光腳穿涼拖,以防“寒打腳上起”。

在這夏秋交替之季,冷熱不均,最易引發感冒等疾病,朋友們應該格外注重養生,特別是老年朋友,雖然酷暑的熱度仍未消除,但是立秋了,寒氣之勢已長,要注意防寒以免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