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中醫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干”,中醫治病就是一個恢復正氣的過程,古代的書籍中以自愈為之治病的上法,扶陽氣,補正氣。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了許多關于疾病自愈的條文,其相關文字表述有“愈”、“欲愈”、“必自愈”、“必愈”、“解”、“欲解”、“自止”等。

六經病各篇、霍亂病篇、陰陽易差后勞復篇均有此類條文若干條。這些條文雖然表述不同,但均表明傷寒病(外感病)到了某一特定的階段,正氣來復,出現了自動向愈的趨勢,醫者要審察病機,勿失其宜,要因勢利導,促其陰陽自和,幫助患者恢復“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黃帝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傷寒病為外來之邪損傷了人體的正氣,正氣被邪氣郁遏,表現為正氣不足的病理狀態。人體正氣集中體現在陽氣的固密、陰液的濡潤和胃氣的充沛,因此,仲景在《傷寒論》中非常重視扶陽氣、存津液和保胃氣,認為此三者有助于正氣來復、有助于疾病自愈。

一方面,強調陽氣回復是其病自愈的征兆。如《傷寒論》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太陽病脈象本為浮緊,今見脈微緩,是陽氣伸張,邪退正復的征兆,再加上不嘔(無少陽證)、清便欲自可(無陽明證)故為欲愈。

另一方面,胃氣和津液的存亡是決定自愈與否的關鍵。如《傷寒論》第332條:“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人以胃氣、津血為本,有胃氣、津液則生,無胃氣、津液則死,所以仲景非常重視保胃氣、存津液,并以胃氣、津液的存亡來作為判斷預后的重要指標。

人體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自愈功能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人體戰勝疾病的內在動力,也是中醫學治病養生的內在依據。辨證論治的出發點應是協助人體實現“陰平陽秘”,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人類自身有自愈的功能,在中醫的角度看,能夠通過中醫的調理讓人的身體能夠自已痊愈,是中醫治病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通過恢復“正氣”這一個方法,使身體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