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養生補腎簡簡單單 不用花錢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先天之精,腎氣充足了,身體才會強健,那么中醫所說的補腎絕不同于我們現在所服用的一些壯陽藥。其實中醫補腎沒那么麻煩,簡簡單單的方法,不用花錢就可以補腎。

"補腎"補的是中醫的"腎"

中醫所說的腎氣跟西醫的腎臟不是一回事。西醫的腎是一個器官的名稱,而中醫所說的腎氣虛實變化,主宰著人 一生的生長、發育,具有生殖、遺傳能力,主宰人體一身的水液代謝,主管排尿和排便,主管骨骼的發育,控制骨髓、腦髓的生長水液代謝,對呼吸功能還有調節作 用,能使吸人之氣深沉綿長,促進造血和頭發的生長潤澤。

可以說中醫的腎氣含義更多,功能也涵蓋了西醫所指的腎臟功能。民間所指的"補腎"實際上是沿襲了中醫的"腎氣"概念。

不花錢補腎法

按中醫五行理論,腎主藏,冬主藏,所以冬季最適合養腎。人的養生方式應該跟季節特征相互配合,達到天人合 一。像冬季外界氣候嚴寒,但深水井是溫的,陽氣潛藏于地低。同樣道理,我們身體也要"藏",將陽氣藏于體內,而"腎主藏",冬季好好地隱藏陽氣就等于補 腎。那么,冬季又有哪些不花錢的養腎方法呢?

接觸陽光

冬季主收藏,要收藏陽氣,以便來年春天身體狀況良好。

而陽光是大自然最大的陽氣,冬季可以通過曬太陽的方式帶動身體陽氣。人的頭、背都要多曬曬。因為,頭是陽氣聚集的地方,但要注意避開眼睛免得曬傷。而曬背溫暖身體,有助于預防感冒。

#p#副標題#e#

多泡腳

中醫學認為,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分布著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接的反射區,分別對應于人體五臟六腑。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所以,熱水泡腳能滋腎明肝,非常適合冬季養生。

大家可以在泡完腳后,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按摩足三里、涌泉穴,使臟腑器官得到更進一步的調節。

別開瀉皮膚

通過運動達到收攝身心、克制私欲,從而起到固腎強精的目的。但冬主收藏,皮膚當然也不能處于過于開泄狀態,所以冬季運動不適合大汗淋漓,泡腳時水溫也不宜太高。流汗后反而容易生病,影響身體生氣。

關于天天沖涼,實際從養生觀點看,冬季要減少沖涼次數,免得毛孔過度開放。

"早臥晚起,必待陽光",養生應該跟隨四季規律。

冬季的自然規律是天黑得早,太陽升起得晚,所以人也最好晚上早點睡覺,早上相對晚起床,老人起床時間比年輕人早,但也最好等待太陽升起后才起床,這樣才有利于陽氣收納。

避免寒涼

避免身體受涼會讓陽氣耗散,所以大家冬季要注意御寒,多穿衣服。

在飲食均衡的基礎上,不宜吃寒涼食物,要吃溫性食物,如溫性的羊肉、芝麻、豬腎、狗肉、淡菜、黑豆等,炒菜時可以放點花椒、干姜、肉桂、草果、丁香等香辛料。

簡單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以上幾種補腎妙方適合每天使用,不花錢也能補腎,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