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老人該不該鍛煉?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千百年來傳下來的老話,但這可不是針對我們老年朋友說的。其實,不管是寒冷的冬季,還是悶熱的夏季,都不適宜老年人鍛煉身體。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其中的原因吧!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和空氣濕度大。這樣的氣候條件對人體健康有不利的影響。當環境氣溫達到33℃,人在安靜狀態下就會出汗,這時人體還能保持產熱與散熱平衡。如果人在高溫條件下進行體力活動,人就會大量出汗。由于出汗過多,體內的組織液和血液減少,血液濃度增高,血液粘度也隨之升高,此時,心腦血管病患者因血粘度高而易發生血栓,從而引發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或發生腦血栓。
三伏天經常遇到氣壓低的情況,氣壓低時,氧分壓也低,而老年人心肌、大腦組織對缺氧非常敏感,這可能引起心臟和大腦血管反射性痙攣,造成心肌缺血或腦缺血,誘發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腦中風。人在氣壓低的情況下進行體力活動,會增加心臟和大腦的耗氧量,也會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據臨床資料統計,每年三伏天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高發期,發病人數約占全年發病總人數的25%。
當氣溫高而空氣濕度大時,人的出汗受到抑制,此時人體產生的熱不能隨汗液排出體外,可引起體溫升高、五臟煩熱、情緒不穩、焦慮不安。此老年人時若再進行體力活動,體內產熱更多,極可能導致中暑高熱,其后果是心、肺、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引起死亡。由此可見,在悶熱的氣候條件下進行體力活動是有危險的。
老年人臟器功能減退,體內的水分比年輕人少15%左右,因此老年人的抗熱能力遠遠差于年輕人。一般來說,當環境氣溫達到33℃時,老年人應停止體力活動;當環境溫度達到35℃至36℃時,老年人應停止一切活動,包括散步、做飯等日常活動。在三伏天,老年人要以靜制動,每天保證充足的飲水,多休息少活動。患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適量服用一些抗血液凝固的藥物,如藻酸雙脂鈉、阿斯匹林等,請醫生根據病情開藥,一般只需小劑量服藥即可。
在高溫的天氣條件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身體的代謝能力都會增強,所以沒有必要再進行高強度的體育單練,老年人則更要盡量減少動態運動、適量做些舒緩的靜止動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