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上火嘴角起泡怎么辦

上火是都市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之一。上火的原因又有很多,有可能是因為吃了太多的煎炸食物,油炸食物,有可能是因為吃了蔥,姜,蒜等刺激性的食物,也有可能是睡眠不足,引起的虛火上升等。而上火容易導致口腔潰瘍,嘴角起泡等。那么到底上火嘴角起泡怎么辦呢?

嘴角起泡其實是常見的因為上火這個原因引起的疾病,而且嘴角起泡就會導致吃飯困難,甚至是嘴角疼痛,吃了熱的食物,甚至是沾有醬油的青菜等,都會導致疼痛難耐。那么到底上火嘴角起泡怎么辦呢?

上火嘴角起泡怎么辦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如果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干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癥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火”是如何產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熱之邪”的侵襲而引起“上火”癥狀;一是機體內存在的能推動生命機能而看不見的“火”,由于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癥狀。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癥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臟腑開竅,把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結合內在情況,這些火還可統分“虛實 ”兩大類,癥狀重,來勢猛的屬實火;癥狀輕,時間長并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而不盲目投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卻只能針對癥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藥泄火,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見“火”就用三黃片之類,有時并不奏效,反而誤事。

五種“去火”食療法

人們容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或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疼痛及舌尖糜爛等“上火”癥狀。“上火”可通過飲食調節,且“食療”有獨特的效果。

一、喝蓮子湯去心火

表現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扎),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二、吃豬肝可去肺火

表現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三、喝綠豆粥去胃火

表現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現癥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關于上火嘴角起泡怎么辦呢這個問題,相信大家已經有所認識和了解了。其實嘴角起泡是可以治療的,一般服用牛黃解毒片等清熱解毒的藥,就能有比較好的去火效果。除此之外通過食療也能有效去火,大家可以嘗試著按照上面介紹的食療方法,煲一些去火的湯水或者綠豆粥,既能享受美味又能去火,功效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