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浴室里的5個致命威脅

洗澡是我們平日里都會做的一件事情,洗澡不僅僅有利于我們身體的健康,可以洗去我們身上的臟東西,還可以緩解我們的疲勞,而且每天洗澡還可以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既然洗澡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對于浴室的選擇也很重要。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關于洗澡的那些事!

洗澡時你有沒有想過,危險可能就在身邊。小編看見了一項調查,稱家居意外已成為第五大死因,其中浴室傷害最常見。

下面讓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浴室里有哪5個致命威脅

1.到處都是水

洗手池、淋浴的水流得到處都是,容易讓人滑倒,是頭號危險。

解決辦法

最好用防碎玻璃門代替浴簾,或將浴簾搭在浴盆里。浴室瓷磚最好選擇小塊、防滑的。在洗手池前、浴缸邊放置防滑墊,但要注意的是,若防滑墊容易移動,會將人絆倒,因此盡量選擇底部為吸盤式的。

2.滴落的日用品

大家都知道我們所使用的洗發水、沐浴液、剃須膏、牙膏這類的物品都有潤滑做用,如果滴落在地面上,會讓地面變滑。

解決辦法

洗澡后及時清理地面、浴缸中的肥皂水。老人平衡力差,易摔倒,因此有老人的家庭應在浴缸、坐便器周圍安裝扶手。

3.瓷磚顏色太白

洗澡時白色的燈光、白色的墻面、鏡子的反光等很容易讓人頭暈,眩目的光還會影響視力,尤其是老年人,浴室過亮會讓他們難以察覺地上的積水,增加滑倒的幾率。

解決辦法

把普通燈泡換成磨砂的,減少強光。在白墻上貼一排其他顏色或質地的瓷磚,利于人體保持平衡。視力不好、方向感差、有眩暈癥的人,最好保持墻面顏色有鮮明的對比。

4.浴室里放電器

在浴室里,人們都喜歡放著吹風機和取暖機等,那么在這種空氣濕潤的情況下,人們觸電的危險會增加,而且衛生紙和毛巾都是易燃物,嚴重時會著火。

解決辦法

如果怕冷,可提前放熱水,給浴室預熱;吹風機等電器應放在浴室外。

5.玻璃淋浴門安裝不當

早前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報道了近2000起因安裝不當,導致玻璃門粉碎的案例。

解決辦法

不要在玻璃門上安裝毛巾架。定期檢查玻璃淋浴門有無裂縫、缺口或與金屬摩擦的痕跡。如果玻璃門或鏡子碎了,要先用一個大毛巾把玻璃碴蓋住再處理,避免發生危險。

我們經常洗澡,那么究竟是為什么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因為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癥,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洗澡也是大有學問的,下面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吧!

1.每周洗幾次澡

在人體分泌旺盛,出汗較多的時候,每天應沖洗一次。秋季天氣不熱,洗澡的次數可因人而異。身體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適當增加洗澡次數。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可適當減少洗澡次數。

2.洗澡水溫度多少合適

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37℃,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孕婦洗澡時的水溫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發生胎兒缺氧,影響胎兒發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適度。洗澡水過冷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尤其是在炎熱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溫以不低于10℃為好。

3.洗澡時間多長適宜

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4.什么情況下不應洗澡

飽餐后和饑餓時不應洗澡。飽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酒后不應洗澡。酒精會抑制肝臟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的恢復。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勞動后不應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后,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血壓過低時不應洗澡。在水溫過高時,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易出現一時性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5.什么人不宜洗澡

發燒時不應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另外,即使沒有高燒,疾病在急性發展期最好也不洗澡。患嚴重心臟病、高度 貧血、尿毒癥、高壓達180毫米汞柱以上的 高血壓、心肌梗死、急性腎炎、急性肝炎、外傷等患者都不宜洗澡。

6.什么人不宜常洗澡

腦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產生的熱刺激,會使患者體內血流加速,進而增加血液對血管的壓力。當血流通過某些局部病變部位時,容易發生血管破裂。

癲癇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由于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入體內,使得體內含氧量下降,加之機體排出的汗液增多,電解質平衡被打亂,易造成暫時性機能紊亂,誘發癲癇。

老年人洗澡不宜過頻。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干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 缺血,發生頭暈,甚至暈倒。

7.用皂要合適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的肥皂有4種:硬皂,含堿多,像洗衣皂; 軟皂,含堿量在25%以下,像各種香皂;過脂皂,不含堿; 藥皂。這4種肥皂 功效各不同,適應的對象也不同。硬皂適用于油膩型皮膚的人,因為它泡沫豐富,去污力強;而軟皂、過脂皂適用于干燥型皮膚及嬰兒;不同類型的藥皂具有消毒、抑菌作用,對皮膚病患者有一定療效。如中老年人由于皮膚含水量偏低,經常搔癢,宜用含有石炭酸的藥皂;油膩型皮膚和患痤瘡的人可用含有硫磺的藥皂;硼酸皂則適用于嬰兒,因其皮膚薄嫩。

8.洗澡不要那么勤

洗澡頻率過高,尤其是經常使用沐浴露或者香皂必然會破壞油脂層,導致皮膚干燥,出現瘙癢等癥狀,并容易導致皮膚提早老化。老年人因為本身皮膚就比較干燥,皮脂分泌少,要盡量減少沖涼次數,尤其是干燥的秋天和冬天,兩三天洗一次,同時不用或少用沐浴清潔產品,清水沖洗最好。

沐浴應有序——先洗臉,再洗頭,后洗澡

當你進入淋浴房后,熱水一開,就會產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當你在此時沒有先將臉洗干凈,臉上積累了一天的臟東西,便會趁你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會被這些臟東西擠得越來越大,占據著本不應該屬于它們的領地,你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但絕不要相信別人對你說的“青春美麗疙瘩痘”。如果洗過澡后,再洗頭,頭上的油脂不小心會使背部再次“污染”,所以還是自上而下的好。

結語:大家是不是都沒想到,原來洗澡這么簡單的事情,也有這么大的學問呢!我們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這些的小細節,才能杜絕意外的發生。即使是飽餐了一頓也不可立即洗澡,它會影響你的消化和吸收,更有讓你虛脫、昏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