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變質瓜子毒性大
瓜子是很多朋友在平常生活中經常愛吃的一種休閑食品,但是在平時我們吃瓜子的時候,經常會吃到一些味道很苦的變質瓜子,那么變質的瓜子究竟能不能吃呢?最近網上一則關于變質瓜子毒性大增的微博引起了大家的熱切關注,一起來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昨天,微博上有一則消息受到了很多朋友的關注。這條消息是這么說的,如果當你吃苦的瓜子,應該立刻馬上吐掉,這是因為苦的變質瓜子里面的黃曲霉毒素含量是非常高的,而黃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
這則消息這讓大家驚呆了,這是真的嗎?苦瓜子有這么大的毒性?
要知道,瓜子可是很多人平時閑暇時最愛吃的零食之一了,嗑到苦瓜子也是常有的事,有時嫌麻煩就直接吞下去了。要真是這樣的話,以后誰還敢嗑瓜子?
黃曲霉毒素毒性確實強
但并非每顆苦瓜子都含有
微博被傳的非常瘋狂,黃曲霉毒素的穩定性一般是比較強的,常溫下是很難消滅的。
進入人體后,在肝臟中存留最多,因此對肝臟的損害也最大。人如果誤食了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輕則可能出現發熱、腹痛、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重則可能出現肝區疼痛、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等中毒性肝病癥狀。1984年印度曾經發生過黃曲霉毒素中毒,致使十幾個孩子死亡。
“黃曲霉毒素是霉菌代謝的產物,它確實是致癌率最強的毒素。”不過,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主任朱家進表示,這并不是意味著,每顆壞掉的苦瓜子都含有黃曲霉毒素,這需要檢測。目前就我們所知,花生霉變壞掉后,極易產生黃曲霉毒素而已。
所以,在朱家進看來,不管黃曲霉毒素有多強,偶爾吃到苦瓜子或者誤吞問題也不大,一是苦瓜子未必都含有黃曲霉毒素,二是它真要導致人中毒還要有兩個條件:或者一次性進入人體的量比較大,或者長期誤食。
多種食品霉變后
都可能含“毒”
那么黃曲霉毒素竟然是霉菌代謝的產物,那么它是不是還有可能會存在于其他的一些霉變的食物當中呢?
朱家進說,除了花生、瓜子外,其他堅果類食品如核桃、開心果、榛子、松仁,及大米、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中,都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
要避免接觸黃曲霉毒素當然是要避免食物發霉。比如控制濕度、低溫保存、保證通風等。像花生保存濕度要控制8%以下的,大米是13%以下,玉米12.5%以下。可能大家對這種數據沒什么概念。但大家平時在選購、食用這些食品中,可以注意以下——
盡量買新鮮的,生產日期近的食品;
瓜子等堅果類食品最好選原味的,放久了更加不要吃;
吃堅果的時候,不要一次性吃太多,畢竟油脂含量高,吃多了也不好;
如果發現霉變食物一定要剔除,吃到了也不要偷懶,吐掉以后再用清水漱漱口。
有丁點爛的水果
最好也別吃
在提起瓜子食用安全時,朱家進還想提醒錢江晚報讀者,爛的水果,即便是丁點爛的,也最好不要吃。
估計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發現水果爛了一點點,就會先用刀切掉爛掉部分,再把剩下的吃了。因為他們覺得,吃掉的那部分,看起來并沒有任何損壞。
沒有損壞就代表沒問題了嗎?就在前幾天,福州的李先生吃了一顆在冰箱放了半個月的桃子,不僅發了燒,還劇烈咳嗽。最終,醫生發現,他把隱藏在爛桃子里的隱球菌吃進了體內,患上了肺隱球菌病。
“切掉爛掉的,吃掉不爛的,這看起來是節約,實則真要不得。況且大家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這種節約不要也罷。”朱家進說,看起來沒有壞的部分,也可能被染上有害物質。這個時候,就不要省了。
“瓜子有毒”亟待食品標準檢測“擴容”
瓜子是很多人都特別愛吃的零食,說到瓜子現在市面上的瓜子可以說是口味眾多,什么綠茶的、紅茶的、菊香的都有,但是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報料說,市面上售賣的茶味瓜子其實和茶葉完全沒有關系,紅紅綠綠的顏色是由色素染成的,而外表光鮮亮麗的瓜子是由于添加了工業滑石粉,此消息一出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的記者也對市面上售賣的瓜子進行了調查試驗。
近日,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了有網友發布這樣的消息,浸泡半個小時之后的綠茶瓜子水全變綠、紅茶瓜子水全變紅,讓人看了是觸目驚心。這下你還敢吃瓜子嗎?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吐槽。那么,在太原市面上售賣的瓜子到底會不會掉色呢?記者也在一些售賣干果的小攤上買了一些散裝的瓜子。
記者:我現在手邊的這兩個就是剛才從市面上買到的一些茶類的瓜子,我們可以看到茶類的瓜子顏色還是非常顏色的,綠油油的,那么它到底是不是像網上所說的一樣泡過以后確實會變色呢?現在我們來做個小試驗來了解一下。我面前現在就有兩個空的玻璃杯,我們現在先拿一個玻璃杯把這些綠茶的南瓜子先放到這個杯子里面,然后這有一些溫開水,我們倒進溫開水看一下。清水剛剛倒進去,我們可以看到顏色立碼就變了,有淡淡的綠色,我們等一等,等兩個小時以后咱們再看看這個水會不會有一些更神奇的變化。現在我手邊的這兩杯就是經過了差不多有兩個小時浸泡以后的瓜子的水,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的顏色現在已經變得非常深了,而且非常的綠油油的,其實還挺好看的。我們拿出這樣一個瓜子咱們來看一下對比一下,這個瓜子這是浸泡后的南瓜子,已經現出了它本來的顏色,我手邊這個拿的就是沒有浸泡之前的顏色,咱們對比一下,對比還是非常明顯的,這個是綠油油的這個就是白顏色的。
隨后,記者帶著這些被水泡過的瓜子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
在采訪的時候我們的記者還發現,市面上銷售的這些瓜子不僅有綠茶、紅茶等各種口味,還有哈拉口味的,這些有怪味道的瓜子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臭籽”,不僅散裝的瓜子當中有,袋裝的品牌瓜子當中也有不少。
前幾天有媒體曝出一條洽洽瓜子“臭籽”率高達20%的報道,微博上不少消費者也開始吐槽自己吃洽洽瓜子的經歷,面對種種質疑,洽洽食品官方微博也發出聲明表示,瓜子類產品屬于農副產品,在生產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蟲食,各級政府監督檢查當中從未出現過蟲食指標不合格現象。那么,洽洽瓜子當中的“臭籽”率究竟怎么樣呢?記者在超市中隨機購買了一袋凈含量90克的洽洽香瓜子,一袋中共有560個瓜子,一一進行檢查后發現,“臭籽”為10個,空殼為6個。不過記者發現,一袋洽洽瓜子當中也確有不少雖構不上臭籽,但味道卻不是十分香脆的瓜子,就是老百姓說的有點哈拉味,吃完手上和嘴周圍也會粘上黑色的灰塵。
在采訪當中記者發現,現炒的散裝瓜子與袋裝瓜子相比,“臭籽”率也不低。記者從太原多個銷售干貨的攤位上購買了一些瓜子進行品嘗,遇到不少是“臭籽”的情況,同時在街邊炒制的環境也讓記者有些擔憂其衛生狀況,一籮筐一籮筐的瓜子都被隨意的放在了地上,來往的車輛激起的塵土飛揚全都落在了瓜子上,這樣一抓一手灰的瓜子您敢吃嗎?
這種一吃滿嘴土的瓜子真的好吃嗎?先不說它干凈與否,那些變質瓜子當中就含有強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一旦堆積過多,可能成為致癌的主要元兇,所以,瓜子當中的“臭籽”千萬不能一吐了之,吐掉之后最好拿淡鹽水漱口。
這邊染色瓜子含有黃曲霉毒素的“臭籽”事件還沒有平息,那邊就有網友說一位蘇州市民在市面上購買了7種瓜子送到當地的質監局去檢查,結果發現7種瓜子都含有鋁的成分,它會損害大腦及神經細胞,可能導致腦萎縮、癡呆等癥狀。
你還敢吃瓜子嗎?這兩天不少市民在微博上表達了對瓜子的恐懼,明礬、滑石粉等詞匯也因與瓜子掛鉤而倍受關注,染色瓜子、添加劑瓜子等字眼也引發了人們對于瓜子安全性的普遍擔憂。2月22日,蘇州一位市民就購買了市面上可以買到的7種瓜子送去質監部門進行了檢驗,而這7種瓜子均被檢出了鋁含量,大量吸收可能損害大腦及神經細胞,其中,工業滑石粉更可能致癌。由此看來,國內市場上的炒瓜子的質量不容樂觀。
這里就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明礬當中的鋁含量和滑石粉當中的鎂含量甚至瓜子當中的色素添加,目前都不在國家標準對堅果和籽類食品的檢測項目之列。或許,這也正是瓜子有毒不易被發現的原因,那么此次送檢為何要有專門針對國家標準中并沒有要求的鋁和鎂元素呢?講來與為此前的傳言及記者曝光有關,因為在近日某電視臺記者暗訪當中,均有生產者明確指出,出于干燥和拋光“美容”需要,在炒瓜子加工過程當中,一般都會添加明礬和華濕粉,換言之,如果不是出于內部人的爆料,是否永遠不會對瓜子進行鋁和鎂元素的檢測呢?瓜子有毒真像是否還將被長期掩蓋呢?實在是讓人驚出一身冷汗。這也給我們質監部門提了個醒,對質檢的測試項目上是不是可以更加的全面一些呢?不要想當然的認為,沒有人敢加這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就不查了,食品安全問題監管部門重視點,咱老百姓就能夠更加的放心點。
其實,食品安全一直倍受大家的關注,但對于食品安全新問題的曝光還是時有可見,大概重要的一點是安全監管首先需要走出網友舉報、媒體曝光的被動局面,今天添加的是明礬和滑石粉,那誰知道下一次又會是會什么呢?無疑只有將監管工作做在前面,從市場源頭著手,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的風險。當然安全標準之后與實際有其客觀的原因,但國家標準并不是教條的原則,過分拘泥于標準,或者把標準的落后當成不作為的借口,其實才是最可怕的。
結語:通過對上文的閱讀我們知道,霉變之后的瓜子不僅味道變苦了,它其中還含有大量由霉菌代謝的產物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在常溫下是非常難消滅的,一旦進入我們人體之后對我們機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變質瓜子毒性大,因此當大家吃到霉變的食物,必須立馬吐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