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揭秘假藥生產鏈接 成本20元的草藥賣298元

假藥是怎么生產出來的?隨著假藥案件的陸續出現,相信大家都已經見識過假藥的利益鏈有多嚇人;近日濟南公安局又破獲了兩起特大制售假藥案件,其案件涉及金額高達3000多萬元,如此高的涉案金額是怎么來的呢?據說是用成本僅為20元的廉價中草藥,冒充抗癌藥賣298元得來;以下是具體情況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

19日,濟南公安和藥監部門聯合通報,根據公安部批轉的有關案件線索,濟南市連續破獲兩起特大制售抗癌假藥案,總案值3000多萬元。

引蛇出洞連破兩起特大制售假藥案

今年2月24日,根據公安部批轉有關在濟南地區存在一個高氏家族制售假藥團伙的案件線索,山東省公安廳治安總隊部署濟南、濱州兩地警方展開偵查。

2月27日,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四大隊專案組民警以癌癥患者親屬名義,按照互聯網頁所載聯系方式,與犯罪嫌疑人高某某聯系,要求購買抗癌藥“御方回生巴布劑”。根據高某某提供的手機號碼,民警聯系到其濟南經銷商“王主任”,并約定地點見面交易。

當晚,一名女子如約與民警會面,按照每盒298元的價格,交付兩盒“御方回生巴布劑”,并在一張銀行賬單背面寫下收據后離開。專案組跟蹤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居住的小區,并根據銀行單據等線索,調查印證所謂經銷商為王某某,露面女子為其妻子白某。

經深入調查,警方先后鎖定高某某、高某某、王某某等主要涉案人員的真實住址、營銷方式等關鍵案件信息。3月5日,專案組民警會同藥監稽查人員,先后抓獲4名涉案人員,高某某供述其生產窩點位于濱州一生物化肥廠院內。

3月12日,警方查封了這一加工窩點,查繳假藥生產機器8臺,成品、半成品假藥3000余盒,印制好的各種假藥包裝印刷品近萬張,其中還有標示印度生產的“易瑞沙”“格列衛”等市場價格昂貴的抗腫瘤藥物,案值達1008萬元。

此后,專案組梳理研判涉案人員的供述材料,發現另一銷售“癌之康”假藥的案件線索。警方很快查明張某某等“3·23”假藥集團6名涉案人員的基本情況,并于3月26日一舉將其抓獲,查扣生產設備11臺,運假藥車輛3部。經核實,這一團伙先后生產“癌之康”貼膏、“御賜正骨貼”等各類假藥167箱3萬余盒,案值高達2000余萬元。

廉價中草藥冒充名貴中藥

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竇慶福介紹說,2008年6月,高某某使用其叔叔高某某的身份證,在武漢注冊成立“武漢御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5月,高某某申請獲得藥品生產注冊證號〔鄂食藥監械(準)字2011第226506號〕。為牟取暴利,此后他冒用“御方回生巴布劑”的正規生產批號,將其生產的“遠紅外磁療貼”改名為“御方回生巴布劑”。

高某某等人的造假流程為:將注冊藥方中應有的21味中藥名貴藥材去除掉,加入一些使人感覺到皮膚清涼并有些滲透作用的洋金花、冰片等價格低廉中草藥,經過粉碎機打成粉末后注水攪拌成糊狀,平鋪到無紡布上敷蓋一層塑料薄膜進行壓制、烘干,再將大塊膏藥片切割成對等小片,最后用塑封機塑封后,裝盒稱為不同品名的外貼治癌中成藥。

“其一小盒假藥的生產成本僅為20元左右,轉手卻以每盒298元的高價對外銷售。對消費者尤其是癌癥患者群體的危害十分嚴重。”竇慶福說。

在“3·23”案件中,張某某等人銷售的“癌之康”宣稱“主要成分為麝香、穿山甲等十余種名貴中藥,適用于肝癌、膽囊癌、腦瘤等各種癌癥的康復”,但經藥監部門檢驗鑒定也系假藥。

注冊空殼公司、網上發帖、地下造假一條龍

這兩起特大制售假藥案揭露了當前藥品造假的地下“利益鏈”。

注冊空殼公司,冒用正規生產批號。在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協作下,濟南警方查證,“武漢御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高某某等人為掩人耳目注冊的空殼公司。2001年,張某某也先后開辦濟南潤澤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濟南潤澤堂抗癌研究所,以公司名義生產、銷售自行“研發”的多種保健品。

網上發帖,大肆虛假宣傳。記者從武漢御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濟南潤澤堂抗癌研究所網站上看到,其藥品均宣稱“國內外知名專家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研制的高科技新藥”,并偽造大量獲獎證書,蒙騙求醫心切的癌癥患者及家屬。

地下造假,廣泛布建銷售下線。竇慶福介紹,高某某等人將生產設備運回家中,糾集父母、表姐,合伙大肆生產銷售。張某某也是通過在外租用場地及在其家中進行生產,經由沈某某在全國范圍內銷售,其主要下線馮某某既協助沈某某銷售“癌之康”貼膏,又是“2·24”案件“御方回生巴布劑”假藥的經銷商。

目前,這兩起特大制售假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高某某、王某某已被批準逮捕,張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另外8名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審。濟南警方表示,將繼續深入偵辦這兩起案件,堅決鏟除制售假藥這一社會“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