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治病 兼顧全局

中醫治病重在“疏導”,原則上是采用各種方法(如汗法,吐法,瀉法等,刮痧,刺血,拔罐,針灸等方法),將身體上的病邪驅除到體外(即中醫的“驅邪外出,給邪出路”的治療方法),從而達到疾病康復的目的。誠如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所言:“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于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這些方法無不體現了中醫以“疏導”為主要的治療精要。

舉例來說,就如解決城市的排水和交通系統,西醫的治療方法是這邊的問題解決了那邊的問題又出現了,甚至更嚴重了;或者東邊管道堵塞疏通了,西邊又有問題了,也就是細菌是給殺了,但臟器卻也傷得不輕。中醫則是以疏導為主,全局考慮,在解決東邊交通堵塞的同時,不忘疏通好西邊的交通。比如用桂枝湯治療傷寒病時,一方面是通過發汗將風寒之邪驅除出體內,同時,還采用加喝熱稀粥的方法,既助藥力發汗以解表邪,又可維護人體之“衛氣”(“正氣”之一),所以,服桂枝湯治療感冒,一般只服一付湯劑的第一煎就能“藥到病除”。筆者治療風寒感冒多數只需要一付藥,次日即可康復,多者亦不過3付而已。這些治療均得益于中醫另一部經典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其中有關桂枝湯的用法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執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相對而言,西醫的治療則以“對抗”為主,大有“閉門捉賊”之感,如服藥、輸液、打針、化療、放療等。血壓升高了,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哪怕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現象,首先選擇就是降你的壓,而不是先解決為什么血壓升高的病因;患腎結石了,就碎你的石頭,并排出去,卻全然不考慮你為什么會患上腎結石,更不會考慮如何清除其致結石形成的病因了……這種治療的結果就是,這次的腎結石排出去了,不久下一個腎結石又長出來。若是出現了高脂血癥,就只管幫你把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降下來,至于血液當中的那些血脂到底降到哪里去了?化學合成的降血脂藥物對身體的危害到底又有多嚴重?現代醫學則一概不予理會;就是你患肺結核病了,也只是考慮把結核桿菌殺死就算了事,至于這些抗結核藥物對肝腎功能的損害多少則是另一回事了……確實如此,西醫西藥(主要是化學合成的藥物)用于治病,多采用“對抗”的方式和手段進行“戰斗”。由于對抗的升級,結果只能是藥越用越多,原來有效的藥也越來越沒有效果了,因此只好不斷研究新的藥物來對抗更多的疾病。最終就是,病變強大了,藥物的對抗性也更強大了。但由于身體的自衛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西醫西藥在不斷升級與疾病的戰斗中,作為“戰爭場所”的人體不可避免地卻遭到了重創,醫源性疾病自然就此大量產生出來了。這樣的結果非常可怕,也就是現在人類患病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程度越來越嚴重的根本所在。

可以預言,如果不再重新反思西醫西藥的治療手段,長此以往,人類必將毀于自己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