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小人參”蘿卜養生食療推薦

?

蘿卜性平,味辛、甘,入脾、胃經;
具有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等功效;
主治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頭痛等。
巧食蘿卜:每晚睡覺前吃30g蘿卜,能消食化積,清熱解毒。可延年益壽。
吃蘿卜促進鈣吸收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中醫認為蘿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熱順氣、消腫散淤之功能。大多數幼兒感冒時出現喉干咽痛、反復咳嗽、有痰難吐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多吃點爽脆可口、鮮嫩的蘿卜,不僅開胃、助消化,還能滋養咽喉,化痰順氣,有效預防感冒。
另外,蘿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蘿卜不含草酸,不僅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更有利于鈣的吸收。
近來有研究表明,蘿卜所含的纖維木質素有較強的抗癌作用,生吃效果更好。幼兒怕辣,最好為他們選擇色綠、水分多、辣味輕、甜味重的蘿卜。
父母給孩子吃時,蘿卜最好能豎著剖開,這樣,蘿卜的頭、腰、尾都均衡。俗話說:“蘿卜頭辣,腚燥,腰正好。”這是因為蘿卜各部分所含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所致。如果幼兒很怕辣,可以剝掉蘿卜皮,將蘿卜切絲、切片蘸糖,或是做成蘸醋蘿卜、蘿卜骨頭煲,讓幼兒喜歡吃。

蘿卜養生藥膳
1、白蘿卜煲羊腩湯
取蘿卜一個,羊腩500克,生姜3片,食鹽少許。
制法:選優質大白蘿卜一個,與生姜分別用清水洗干凈,分別去皮。白蘿卜切成塊狀,生姜切成三片,備用。羊腩用清水洗干凈,切成塊狀備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開,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本方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消積食等功效。也可預防皮膚干燥、皸裂、生凍瘡等。
2、蘿卜煲鮑魚
鮮蘿卜300g(去皮)、鮑魚25g,煮湯服食。隔日一次,6~7次為一個療程。有滋陰清熱、寬中止渴之功效。用于糖尿病的輔助治療。
3、蘿卜餅
白蘿卜250g,瘦豬肉100g,生姜、蔥白、精鹽、菜油各適量,面粉250g,
制法:將蘿卜絲用菜油炒至五成熟與肉絲等調料拌勻成餡,將面團加餡制成餅,放油鍋烙熟,作主食,可長期服用。
主治痰濕中阻之眩暈頭痛,嘔吐、咳喘,食后服脹等癥。

下一頁:蘿卜養生食療方

4、白菜蘿卜湯
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蘿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加紅糖適量。
每次200毫升,一天兩次,連服三四天可治感冒
5、蘿卜酸梅湯
鮮蘿卜250g,切成薄片,酸梅2枚,加清水3碗煎至一碗半,用食鹽少許調味,去渣飲用。適用于飲食積滯或進食過飽引起的胸悶、燒心、腹脹、脅痛、煩躁氣逆等癥。
6、蜜蒸蘿卜
鮮蘿卜1個(約500g)、蜂蜜60g,將蘿卜洗凈削去皮,挖空蘿卜中心,裝入蜂蜜,用碗盛載,隔水蒸熟服食。
具有潤肺、止咳、化痰之功,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肺結合之咽干、痰中帶血等癥。
7、五汁飲:
甘蔗汁60毫升,荸薺汁30毫升,蘿卜汁、梨汁各30毫升,西瓜汁60毫升隔水共蒸熟,涼后代茶飲。每日1~2劑。可輔助治療麻疹。
8、白蘿卜燒墨斗魚
原料:白蘿卜、墨斗魚、紅尖椒、綠尖椒、蔥、姜
調料:鹽、味精、色拉油、高糖、淀粉
制法:白蘿卜切成菱形塊,紅、綠尖椒切塊,用溫油將蔬菜焯一下;墨斗魚洗凈,用沸水焯一下,撈起后待用;鍋內放少許底油,先放蔥末、姜末,再下入全部原料和適量高湯一起燒3分鐘,調味后勾芡,即可。
由于白蘿卜味甘性涼,有消膩、去脂、化痰、止咳等功效。它還含有膽堿物質,能降低血脂、血壓,非常利于減肥。
9、雙銀湯
原料:銀耳、白蘿卜、鴨湯
制法:將蘿卜切絲,銀耳分成瓣兒,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清燉,注意時間不要過長。
功效:白蘿卜可以清熱祛痰,銀耳可以補肺氣,鴨湯性溫,三者結合在一起,是老少皆宜的佳品。針對人群:有“氣管炎”病史及整日口干舌燥愛上火的人。
民間還常以其治療各種疾病,;例如取蘿卜汁100毫升(用鮮蘿卜制成),調勻,以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可以治療扁桃體炎等。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吃蘿卜時習慣把蘿卜皮剝掉,殊不知蘿卜中所含的鈣有98%在蘿卜皮內,所以,蘿卜最好帶皮吃。當然,蘿卜雖好,但吃時也要有些注意。由于蘿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虛寒,進食不化,或體質虛弱者宜少食;蘿卜破氣,服人參、生熟地、何首烏等補藥后不要實用,否則會影響藥效。此外,由于實用生蘿卜產氣較多,對潰瘍病也不利,所以有此類疾病的患者要少吃蘿卜。
用蘿卜,生姜,蜂蜜,水等煎服可治咳喘.
紅蘿卜皮連皮切薄片,放于碗中上面放麥芽糖2-3匙,擱置一夜,既成蘿卜糖水,頻頻服用,有止咳化痰功效,對煤氣中毒者,可用白蘿卜汁連連灌服,白蘿卜汁加藕汁混服可汁吐血,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