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人工喂養寶寶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人工喂養寶寶,而不是母乳喂養,有的媽媽是身體條件受限制,無法母乳喂養,而有的媽媽則是為了身材,為了美麗著想,不愿意喂養寶寶,有的是由于概念模糊,認為人工喂養的寶寶長的更好,不會對媽媽有太多的依賴,總之,人工喂養也成為更多媽媽的選擇。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工喂養呢?人工喂養應該是怎樣的呢?

首先來看看什么是人工喂養

對于人工喂養,大家一定要弄清楚概念,否則,無法正確的進行人工喂養寶寶,很多媽媽以為,人工喂養就是吃配方奶粉,事實上,人工喂養包括多種食物,除了嬰兒配方奶粉外,還包括羊奶、牛奶以及其他乳品哺喂寶寶,但一般選擇配方奶粉喂養。

人工喂養首先是對乳品和代乳品的選擇,首選的是嬰兒配方奶粉,它非常接近母乳的營養成分,且不同月齡的嬰兒奶粉會有不同的配方,一般較為適合寶寶的喂養。

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易發干案、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所以明天需要飲用適量的白開水,一般安排在兩次哺喂的中間。

人工喂養的飲奶量標準

人工喂養不比母乳喂養方便省事,但人工喂養的優勢在于媽媽能清楚掌握寶寶的飲奶量,根據具體的情況酌情為寶寶增減奶量。那么按照不同的月齡,寶寶的飲奶標準是多少呢?

嬰兒出生的前幾天,奶量可按嬰兒每公斤體重計算,每日給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兌水,比例可為4:1、3:1、3:2、2:1、1:1,另加5%—8%的糖,每隔3~3.5小時喂一次,一天要喂7~8次。

如嬰兒體重為3公斤,則需奶3×100(120)毫升=300(360)毫升奶,加水后配出的總量再以頓數除,可得出每頓用奶量。如二份奶兌一份水則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總量為450~480毫長,分成7~8次服用,每頓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個月均按此比例增加。

嬰兒15天到滿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純奶,近每公斤體重100~150毫升,每頓約吃60~100毫升。

嬰兒滿月后到兩個月,奶量按體重逐漸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個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個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喂奶量為:三至五個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個月吃200~250毫升,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

六至九個月,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中糖量逐漸減少。

九至十二個月,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喂水。

人工喂養需要注意的問題

1、奶量按嬰兒體重計算,每日每千克體重需牛奶100毫升,如嬰兒6千克重,每天就應吃牛奶600毫升,約3瓶奶,每3-4小時喂1次奶。

2、奶粉的濃度。需要注意的是奶粉的濃度不能過濃,也不能過稀。過濃會使寶寶消化不良,大便中會帶有奶瓣;過稀則會使寶寶營養不良。

3、喂奶時,奶瓶斜度應使乳汁始終充滿奶頭,以免嬰兒將空氣吸入。哺乳后應將嬰兒豎抱拍氣。

4、選擇好的代乳食品。4個月以內的嬰兒可選擇含蛋白質較低的嬰兒配方奶,6-8個月可選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配方奶。那些對乳類蛋白質過敏的患兒,可選用以大豆作為蛋白質的配方奶。新鮮牛奶要經煮沸消毒、稀釋及加糖調配后食用。

5、4個月以內的嬰兒不宜以米糊為主食,以免引起蛋白質和腞缺乏而導致營養不良。

6、母親每次喂奶前試奶溫。可將乳汁滴幾滴于手背或手腕處,試試奶溫,以不燙手為宜。

7、重視奶具消毒:寶寶用的奶瓶、奶嘴必須每天消毒,可以清洗后,高溫蒸煮10分鐘左右即可;也可以使用專門的奶具消毒用具,市場上也有此類產品。奶具消毒至少應堅持到寶寶滿1周歲。

8、應提早添加輔助食品,如嬰兒米粉及麥粉,其營養均衡全面,蛋白質、脂肪含量較高,還含有多種蛋白物質及維生素,容易消化吸收,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需要。

9、適量補充水。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喂養的寶寶則必須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寶寶對高脂蛋白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保持寶寶大便的通暢,防止消化功能紊亂。常常會有吃牛奶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老人會說這是吃牛奶的寶寶“火”大,得多喂水,這是有道理的。另外,有時寶寶的啼哭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

可見,人工喂養并不比母乳喂養簡單省事,它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是有許多講究的,包括奶粉的選擇,奶瓶的選擇,奶量的多少,水溫的調節,奶具的消毒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哪一個方面沒有做好,都會影響到人工喂養寶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