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網上熱議:小籠包里也加明膠

小籠包是很多人喜愛的早餐食物之一,皮薄汁多且營養豐富,不過近日一篇“小籠包里也加明膠”的帖子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明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通常用來制作果凍和其它甜點,是由煮過的動物骨頭,皮膚和筋腱制成的;當然這是食用明膠的制作工藝,那不知道小籠包里的明膠是食用還是工業用的呢?

爆料:小籠包里也加明膠

近日,明膠成了輿論關注的話題,果凍、老酸奶紛紛與明膠扯上關系,不少人聞之色變。昨天,網上又有一篇帖子引起公眾關注,一位名叫“duoduo ”的網友爆料,有人把明膠用在小籠包里。她介紹說,小籠包里肉餡要加肉皮凍,傳統工藝程序繁雜,費時費工。所以好多店就直接用食用明膠代替肉皮凍,省事又省錢。

網帖中的內容引發熱議,“恐慌派”的網友說,“現在真的是啥也不敢再吃了!”大多數“淡定派”的網友則不以為然,有人認為,只要是食用明膠就沒問題。

發帖人“duoduo ”也認為,食用明膠沒什么不好,最多沒什么營養,就怕有的小店為了省錢采用工業明膠。她還舉例說:“十多年前就聽說臺灣的鼎泰豐用明膠代替皮凍,因為明膠做出來的小籠包更清爽,也減少了肉餡里膽固醇之類的含量,更符合現代人的營養學觀點。”她認為,沒有什么工藝是絕對安全的,哪怕不用明膠,也可能有無良商家用病死豬的皮熬肉凍,同樣不安全。

探訪:小吃店齊否認

網友“duoduo”提到的“臺灣鼎泰豐”是一家很有名的臺灣老店,主營小籠包、燒賣、蒸餃等“特色”小吃。但南京并無鼎泰豐的門店,記者打電話到上海的一家鼎泰豐門店咨詢,工作人員聽到傳言,頗有一些“躺著也中槍”的感覺。她答復說,鼎泰豐從沒有使用過明膠,一直是用肉皮凍。

下午,記者走訪了南京的幾家湯包店,各家店的老板也都沒聽說過明膠能用在小籠包里。王女士在下關區姜家園經營小籠包生意已經20多年,她把記者帶進店里,展示一盆肉皮凍。她告訴記者,只有慢慢熬出來的肉皮才能凝成上好的肉皮凍,這雖然是小籠包最費事的步驟,但嚴重影響口感,馬虎不得。她介紹,肉皮在菜場里賣得并不貴,店家常年批發,每斤只要3元。回到店里后,要先把皮上的肥膘刮除,再放進絞肉機切碎,放進大鍋里煮兩三個小時,再冷卻凝固。一鍋肉凍會凝成一大塊,再切小放進絞肉機,肉皮凍的碎末最后拌入肉餡里。

她說,小籠包的用料成本會比大肉包更便宜,但價格往往還要超過大肉包,就是因為人力成本、燃料成本太高,她的店要3個人忙五六個小時,才能做好一批肉皮凍。如果哪家店用明膠代替,能省下不少人力成本。但她同樣表示憂慮,單純的明膠無味,不可能完全代替肉皮凍,勢必還會加入肉味香精,這就更不利于健康了。

明膠網上賣得挺火

記者來到白云亭、長虹路兩家大型調味劑市場,在貨架上都沒有看到明膠在售。如今,“明膠”在市場里成了敏感詞,很多店家一聽,連連搖頭說“沒有”。

隨后,記者又來到新街口寫字樓里的一家西點烘焙材料店,店家給記者推薦了兩種與明膠作用相仿的食用膠。但店家表示,這兩種食用膠主要用在西點上,果凍、布丁、慕斯蛋糕都必須用。

記者在淘寶上搜尋了明膠的信息,發現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有的店家在“食用明膠”后面特意標注了果凍、肉凍、火腿腸、皮凍、灌湯包等關鍵詞。店家稱,明膠可以用于灌湯包,很多餐館都會從網店購買。一位上海店家的銷售記錄顯示,已經賣出131件。

食用明膠是使用最廣泛的增稠劑之一,火腿腸、烤腸外包裝上,有的是標注“增稠劑”3個字,有的則注明“卡拉膠”“食用膠”“明膠”等具體成分。

而在餐館里,顧客想獲知食品的成分就較為困難,沒有餐館會承認用到這些食品添加劑。

專家觀點:

使用食品添加劑須標明

明膠廣泛用于食品領域,是否存在危害?又是否應該明示呢?

南京市質檢院食品檢驗室的專家告訴記者,明膠是由煮過的動物骨頭、皮膚和筋腱制成的。它屬于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中允許的物質,關于使用量的限額,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表A.2《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40項為“明膠”。這也就是說,國家在允許明膠在食品中添加使用的同時,并未明確其具體的安全使用量,可按生產需要使用。不過,后面附加了一張表,巴氏殺菌乳、原糧、生鮮肉、新鮮蔬菜等都不能使用明膠。

專家說,雖然明膠是公認比較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但按照國家公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所有食品添加劑必須在食品標簽上明確標注。明膠也不例外,只要食品中用到,無論是小籠包,還是火腿腸,都應該標注出來,向消費者明示。否則,銷售者就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也違法了國家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