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開展親子游戲,親子游戲都有哪些特點
現代家庭的孩子,父母的文化層次一般都比較高,而且也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不希望孩子走他們的老路,或是有不愉快的童年,同時,為了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通常會多一些時間來陪孩子,做親子游戲就是很好的帶孩子的方法,既能開心的玩,又能長見識。那么,親子游戲的特點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有關親自游戲的介紹。
親子游戲的特點
親子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帶孩子一起做游戲,一起融入游戲的角色,在游戲的同時,讓孩子得到啟發,開發智力有所收獲,親子游戲還可以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那么,親子游戲的特點具體有哪些呢?該如何玩親子游戲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詳細介紹。
1.家長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參與到游戲當中。做親子游戲不是上課,家長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畫腳,而應當是游戲的參與者,并且跟孩子處于平等的地位。
2.能夠啟發孩子的智慧。這就要求游戲活動既能夠利用和發揮孩子現有的能力,又能夠引導和發展他們新的能力。
3.游戲的形式應該注重相互配合,家長能自然而然地引發孩子智能的發展。設計的游戲應讓寶寶主動尋求家長的配合,這樣家長就能順理成章地教給寶寶一些知識和技巧。
4.游戲的整個過程要能夠給孩子和家長雙方都帶來樂趣。要讓孩子在游戲中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快樂,而家長則能夠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只有特定的親子游戲才適合于進行比賽,家長應學會更多的游戲,并將具有特定功能的親子游戲同日常的育兒生活相互交融起來,這樣就可以在豐富而快樂的育兒生活中,使寶寶的潛能不斷地開發出來。
家庭如何開展親子游戲?
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因此,首先家長應該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家長創設的親子環境要讓孩子可看、可聽、可觸摸,能充分的感知和體驗。如家長可為孩子騰出一個角落,用布隔開,或利用廢舊材料為孩子布置一個特殊的游戲環境。
幼兒在親子游戲時需要良好的物質環境,更需要一個溫馨、和諧、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調查發現,仍有不少家長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往往會在游戲中對幼兒提過高的要求,強迫孩子玩不喜歡的游戲;又如對孩子大聲恐嚇、責罰,或把孩子當玩具逗樂等,這種所謂的“游戲”,會讓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更不會主動地提出玩游戲的愿望了。在與幼兒進行親子游戲時,家長應該擺平心態,只有這樣,家長才會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期望值,從而科學地玩親子游戲。
游戲內容需精益求精,親子游戲的內容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發展水平、興趣傾向,要從幼兒的生活中挖掘游戲。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年齡特點,如小班幼兒大肌肉的控制和應用能力發展迅速,逐漸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細動作;正處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好奇,好“自己動手”,家長要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來設計親子游戲。如“卷春卷”、“身體變變變”等。如中、大班幼兒可適度地進行一些促進幼兒小肌肉發展的游戲,如:“兜兜樂”、“摘果子”等。
親子游戲時,家長要特別尊重幼兒自發生成的游戲內容,珍惜幼兒具有創造力的表現。如帶孩子到公園,家長預設的游戲是“捉迷藏”,但孩子發現了地上的樹葉,并很感興趣,這時家長可以順著孩子的意愿,引導他玩“揀樹葉”的游戲。孩子的創意被承認,增強了孩子自信心以及對親子游戲的興趣。
合適的玩具是幼兒游戲的媒介,可刺激幼兒游戲的樂趣,增進游戲的價值。家長為幼兒選擇玩具要考慮到其教育意義與藝術性,并要注意物美價廉和衛生安全。優良的玩具應具備:多變化,可激發想象力及創造力;質料優、構造堅固、無毒性、不會損害身體;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諸如洋娃娃、七巧板、積木、皮球、風箏等。
實際上,可以作玩具的東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簡單的家用物品,如塑料瓶、空盒子、小勺子等都能成為孩子的玩具;有時也可自己改裝一些玩具,只要顏色鮮艷,可拿著玩的任何形式的物體,同時體積大小合適,經過消毒,不會造成傷害的都可以;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自制玩具和自找玩具,這樣不僅豐富了游戲的內容,而且有助于發展幼兒的智力和想象力,并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利用親子游戲,可以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孩子不愿意吃飯時,家長可用兒歌來吸引幼兒注意力,把吃飯變得有趣味:“開飯羅,開飯羅,大家吃飯羅;一大口,一大口,飯菜吃完了。”用簡短的順口溜,可以讓幼兒學會一些生活的自理。
可見,親子游戲的特點非常多,如果利用得好,則對孩子和家長的幫助都很大,如果利用得不好,顯然會適得其反,總之,家長要學會很多的親自游戲,必要時可以參加一些親子課堂,看看哪些游戲對孩子的幫助大,切不可把孩子交給老師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