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癥的治療
子宮腺肌癥
子宮腺肌癥 (adenomyosis),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病理上見子宮肌層肥厚,肌壁間有呈島狀分布的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伴平滑肌纖維增生。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痛經、經量增多與子宮增大。伴隨子宮肌層的彌漫性增生,過去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但其病因、發病年齡、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均與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同,多發生在40~50歲經產婦。其原因是內膜基底層直接向肌層擴展,不是由于種植或化生。
子宮腺肌癥的臨床表現
繼發痛經發生在年齡較長婦女,即年近40歲時,痛經逐漸加重,往往是痙攣性,以至不能堅持日常工作。痛經是由于在經期異位內膜水腫,出血,刺激肌壁痙攣性收縮所致。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少數可有月經前后點滴出血,這是由于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及子宮肌壁間異位子宮內膜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之故。
子宮腺肌癥的診斷
繼發性逐漸加重性痛經,發生在中年生育期婦女,應考慮有子宮腺肌病。如伴有月經過多,經期過長,子宮增大,更應考慮子宮腺肌病。子宮碘油造影可見在一處或數處進入肌壁,形成憩室狀影,但其陽性率只有20%左右,應與子宮肌瘤鑒別。最終診斷還靠子宮大體和病理組織學檢查。
子宮腺肌癥的治療措施
若患者年輕、癥狀不重,可觀察和對癥治療,孕激素、雄激素、棉酚等可減輕癥狀。癥狀嚴重或無須保留生育功能者可作子宮切除,盡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者,也盡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絕經。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療6~12個月,停藥扣希望能在短期內受孕。如系在手術探查時發現,應考慮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