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網絡傳聞“汽車空調致癌說”不可信

核心提示:近日,有上海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長時間在車內吹空調,吸入車內材料散發出的有毒物質“苯”,會增加患癌風險。這一“汽車空調致癌說”一出,立即引來無數網友轉發。“在車內吹空調真的會致癌嗎?”事實上,針對這個疑問,此前就有國外的癌癥學會專門辟過謠;國內的有關專家也表示,汽車空調系統促使車內材料散發有毒物質“苯”的說法系謠言,大家不必擔心。

微博傳出“汽車空調致癌說”

“進入車內不要馬上打開空調,而應先打開車窗通風幾分鐘,然后再打開空調,原因是汽車的儀表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苯’,產生毒素而致癌。”最近,有網友發布了一篇《汽車的空調致癌——必讀》的微博。

該網友在微博中指出,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平為50毫克。如果車主將車停在室內,緊閉窗戶,且同時開啟車內空調,則會產生400-800毫克的苯。如果停在戶外,溫度超過15.5℃時,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車主只要進入車內且又緊閉車窗的話,將會無法避免地吸入過量的毒素。因此,夏天在車內吹空調無異于“吸毒”,將大大增加患癌風險。

記者調查

A 汽車內部材料會有苯和甲醛釋放

都是常見的材料,早已被廣泛應用

要想弄清楚“汽車空調致癌”的說法是否具有科學依據,首先得了解汽車內部到底由哪些材料構成。昨天上午,記者采訪了位于棲霞區紅山路附近的一家品牌汽車4S店的銷售部負責人劉經理。

劉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汽車內部所用材料多為常見材料,諸如橡膠、皮革、塑料、玻璃等,這些在汽車內部都能找到。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粘合劑,譬如粘合儀表臺塑料件部分,地膠大多包含塑料制品和化纖織物,空調管道大部分也由塑料構成。

國內權威專業檢測機構中測集團下屬的南京中測棲霞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昨天告訴記者,橡膠、塑料等材料,在特定情況下,如在烈日下暴曬,確實會產生有害物質,比如苯、甲醛,甚至有可能相互反應導致新的有害物質出現。

“但通常情況下,新車都經過嚴格檢驗且要達到合格才會出廠,不會存在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的問題。而甲醛和苯類,就是我們所說的最常見的兩種車內有害物質。”上述工作人員說。

B 有甲醛、苯釋放就會致癌嗎

只是誘因之一,還沒收治過這樣的車內“中毒”病人

南京市胸科醫院呼吸二科主任李田向揚子晚報記者表示,甲醛對人體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高濃度甲醛后,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水腫、眼刺痛、頭痛,也可發生支氣管哮喘;而如果長期處在含苯物質的環境當中,確實有可能會導致白血病或者癌癥,但這個“長期”通常指數年以上。

李田說,買了新車天天開,數月后就得了癌癥,這種說法實在是無稽之談。“說實話,從醫到現在我都沒有收治到類似的病人。雖然在臨床上,確實有發現部分癌癥病人曾長期處于苯環境中。但這并不能推斷苯就是罪魁禍首,充其量是誘發疾病的病因之一,因為得癌癥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還有情緒、心理、個人習慣等諸多影響。

“微博里的說法,夸大了苯和甲醛的危害性。”李醫生說,“說得再重一點,那就是謠言。”


C “致癌說”到底可信不可信

不可信,美國一專業機構早有辟謠

記者調查發現,“汽車空調致癌說”的源頭來自于美國,美國癌癥學會曾就此專門辟過謠,國內知名科普網站果殼網已經全文刊登了該癌癥學會的辟謠內容。

美國癌癥學會在辟謠中表示,汽車空調致癌的說法系誤傳,而且研究發現車內的苯主要來自油料,而非流言中所說的來自于儀表板等車內組件,研究結論不認為車內苯含量會導致致癌風險的提高。

此外,該學會還指出,這條謠言在技術層面上存在著大量的漏洞。例如,苯的“可接受水平50毫克”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這個數據比實際的苯含量限值還要高出數百倍;討論氣體中化學物質的含量時,應用“體積”——立方英尺,而非“面積”——平方英尺。

盡管“汽車空調致癌說”從各方面專家和權威機構的分析來看并不可信,但有關人士還是提醒車主,夏季開汽車空調還是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打開空調時,也要打開車窗通一會兒風,以保證車內空氣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