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小病制成十級傷殘 29歲父親無緣抱起孩子

醫生把本來患有小病的病患治成傷殘,這樣的事情還少見嗎?不知遇到這樣的事是該怪醫生缺德、還是該怪病人倒霉!近日,小病制成十級傷殘的事件在王明朝身上重演了,這使得29歲小伙子無緣抱起自己的孩子。

打球傷及腳跟腱,做了一個簡單手術后成了十級傷殘

診斷結論兩醫師簽名,其中一人5個月后才注冊醫師資格證

簽名手術的醫生沒有主刀,主刀的醫生沒有簽名

29歲的王明朝剛剛做了父親,但卻始終無法抱起孩子,他指著自己萎縮的小腿說:“手術以前沒有萎縮,現在都萎縮成一塊木頭了。”

2010年3月11日22時,王明朝因為打球傷及腳部跟腱住進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以下簡稱“珠江醫院”),珠江醫院為其做了手術。術后不久,王明朝發現自己小腿開始萎縮且行走不便,后經鑒定為十級傷殘。

在患者接診病歷上簽字的有兩名醫生:一名是李松建,另一名是陳華。

今年8月19日,王明朝手術記錄書上的簽名醫生李松建向王明朝承認,手術不是他做的,接診當天他也不在醫院。而記者通過衛生部醫師執業注冊查詢網查詢到,當晚另一名接診醫生陳華當時并未注冊醫師資格證。

簡單手術留下十級傷殘

2010年3月11日22時,王明朝因為打球傷及腳部跟腱住進珠江醫院,入院1個半小時后,珠江醫院為其做了“右跟腱探查吻合術”。7月16日,王明朝在珠江醫院做例行復查,被鑒定為:“右腓總神經重度受損。”

時隔一年半后,王明朝發現其腳跟及腿部依舊行動不便。“我當時覺得應該是傷殘了。”王明朝這樣說。

隨后,王明朝前往中山大學法醫鑒定中心做了傷殘評定,符合十級傷殘標準。

十級傷殘屬于最低等級傷殘,指傷殘人“日常活動能力輕度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社會交往能力輕度受限。”

王明朝對這個傷殘鑒定結果持保留意見,表示還要重做傷殘鑒定。

是并發癥還是醫療事故

珠江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李松建說:“他這個手術其實是個簡單手術,我們做了很多例。”但王明朝認為,恰恰是這樣的一個簡單手術,導致他“右腓總神經重度受損”,這是一起“醫療事故”。

李松建認為:“后來被診斷出的‘右腓總神經受損’與手術本身沒有任何關系,不存在醫療事故這個說法。應該是他本人在恢復期臥姿不當造成的。”

李松建還說,“石膏壓迫也可能導致神經不適。”

醫生于博告訴王明朝:“你打了6周的石膏,神經受到長期壓迫感覺不適是很正常的,應該是手術過后的并發癥,且廢用性肌肉萎縮是比較常見的。”

兩大疑點

診斷醫師未注冊醫師資格證?

2010年12月,王明朝向珠江醫院投訴,同時,他又找到了診斷病歷書與手術記錄書上簽名的醫生李松建,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根據王明朝提供的與李松建的錄音顯示,李松建明確說:“我跟你說,當天晚上你是急診,我沒有在,沒有直接診斷你。”

新快報記者看到,珠江醫院病歷記錄上,下“初步診斷”結論的簽名醫師有兩名,一名是李松建,另外一名是陳華。

按照李松建所言,當天沒有對其進行診斷,即意味著,只有陳華一人參與了診斷。但新快報記者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師執業注冊信息查詢網”查閱到,陳華在當時給王明朝診斷時,并未注冊醫師資格證。

衛生部網站顯示,其注冊醫師資格證時間為2010年8月,但病歷記錄上,他的簽名時間是2010年3月11日。也就是說,在診斷王明朝5個月后,他才注冊醫師資格證。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及衛生部制定的《醫師執業注冊暫行辦法》規定,未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者,不得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活動。

醫師簽了名手術時卻沒在醫院?

王明朝得知李松建并未給自己初診后,嚇了一跳。

隨后其又看了一遍手術記錄書,發現手術記錄書上手術醫生寫著李松建,并有李的親筆簽名。

雖然松了一口氣,但還是不放心,他又翻出在珠江醫院開具的包括手術記錄內的4項單據,涵蓋了包括從診斷到手術實施過程,每一項都有著副主任醫師李松建的簽名。但他發現,多處簽名字體不一樣,“看字體明顯不是他一個人簽的。”王明朝在事后說。

隨后,他拿著單據找到李松建,根據錄音顯示,李松建告訴他:“這個是我簽的,這個是我簽的,這個不是我簽的……”

更令他吃驚的是,李松建說:“我跟你說,你這個手術我沒有參加,不是我做的,你當時是急診,我沒有在醫院。”

醫生回應

主刀醫生另有其人,只是沒有簽自己名字

前日,李松建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承認:“我確實沒有參加他的手術,但手術記錄書上的字確實是我簽的。”

手術記錄書上,只有李松建一人簽名,李松建又否認他參加了手術,那么,究竟是誰給王明朝動了刀?李松建說:“是我們科的于博醫生,他親自動刀的,他是有醫生從業資格證的。”

按照李松建所說,給王明朝動刀的是于博,那么于博為何不簽自己的名字呢?

李松建給出這樣的答復:“這個,確實是我們有一些漏洞。”同時他還向記者解釋:“我們都是一個醫療組的,我是組長,他們做的事情都需要我審批。”

患者王明朝認為:“于博是2009年博士畢業,他在2010年3月我做手術的時候,最多是個主治,是否能單獨實施一級手術?”

對于王明朝這樣的說法,李松建回應:“于博醫生2002年就碩士畢業了,當年已經是主治醫師了,操作二級手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行業眾議

簽名的醫生不主刀,其他醫院也這樣做

李松建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說:“簽名的醫生不主刀但最終簽字這個事情,其他醫院其實也是這樣做的。”記者就此采訪了廣州多家醫院的醫生,有醫生表示,李松建這樣的說法確實存在。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科醫生說:“其實這個也是圈子里的一個潛規則了。”

該醫生向新快報記者解釋:“由于目前醫院的醫生人數和患者人數難以成為正比,很多醫院都是人滿為患,醫生根本忙不過來,這時候一些助理醫師就主刀。”但他強調,即使是助理醫生親自主刀,也需要主刀醫生在場,也就是醫生常說的“放手不放眼”。“這個主要是預防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助理醫生不能應對,主刀醫生可以立即處理”。

浙江一名醫生同樣表示:“放手叫助理醫生動刀,也是對醫生培養的一種方式。”

“這樣也存在了一個問題,就是一旦起了醫患糾紛,主刀醫生也難逃其咎。”一名醫生提出這樣的顧慮,他說,對于主刀醫生不動刀的事情,醫學界長期存在爭議。

不過,新快報記者采訪過程中,眾多醫生亦談到,就王明朝手術而言,主刀醫生不在現場,助理醫生就動手術,且最終簽名也未出現助理醫生的名字,確實有些難以理解。

小病制成十級傷殘,被誰遇到都是件很殘忍的事!希望王明朝可以得到應有的賠償,醫生和醫院都得到相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