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清明前後養生做好五件事 不妨喝點菊花茶

清明節氣養生注意什麼?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氣特別適合踏青,由於在清明節前後,氣候潮濕,所以大家出門踏青要注意,大家要根據節氣的變化,適當的安排自己的養生計畫。那麼清明節氣該如何去養生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清明養生的關鍵點,一起來看看。

1.外出踏青,“動”宜適度

清明節還有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等放鬆身心的習俗。不過,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除了長期堅持鍛煉的人,這個季節並不主張人們大幅度地“動起來”。老年人活動時心率應不超過105次/分鐘,呼吸應不超過24次/分鐘,中青年因人而異。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炎、貧血、肺結核、發熱、急性☆禁☆感染以及處於結石活動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強登山。

2.7時至9時是辰時,中醫認為此時屬胃經最旺,如不早起會導致陽氣欲發而不能發,化為內火上擾心肺及腦,可引起人心躁、喉幹、頭昏、目濁等不適。因此,要儘量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向前調,早起後積極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不僅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還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增強抗病能力。

3.“發”物不可多吃

立春之後,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因此,在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辛,補精益氣,少吃“發”物,少吃筍、雞等傷肝食品。筍性寒,滑利耗氣,人有痛疾,其氣多虛,而食筍則更耗氣,導致氣虛狀況加重,容易引發疾病。而臨床上也發現,吃筍後容易引起咳嗽,導致咯血、哮喘的復發。除了不宜吃筍外,也要少吃雞。雞動風助肝火,引起肝木偏亢,多吃容易引起慢性肝炎和高血壓等病的復發。可以多食山藥、番茄、土豆、莧菜等食物及水果。

4.高血壓患者少食肝臟類食物

清明節氣前後是高血壓的易發期,人們應當減輕和消除異常情志反應,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暢。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清明節氣期間最忌食用肝臟類食物。還應強調低鹽飲食,做菜時要儘量少放鹽,以清淡為宜,同時應增加鉀的攝入,多食用蔬菜、水果。

在運動上,要講究適當,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屏氣而引起血壓升高等。

5.不妨喝點菊花茶

清明前後,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醫認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而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菊花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改變心肌缺血的功用。

菊花與桑葚同泡茶喝,桑葚有養血柔肝,益腎潤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養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過,又會使肝木失于滋養,反倒傷肝,因此飲用菊花茶也要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