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手足口病 中醫對癥治療
手足口病疫情再次牽動人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大多發生在夏秋季節,3歲以下的寶寶患病居多,經常會在托兒所或幼兒園發生集體流行。 “手足口病”,是由于發病后在手、足皮膚及口腔黏膜上會出現類似水痘樣的皰疹。
手足口病發病時的表現主要有:
寶寶在發病前1~2周,通常有與手足口病患兒的接觸史。大多表現出突然發燒,體溫多在38℃以上,伴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發熱同時或1~2天后口腔黏膜、唇內出現皰疹,破潰后形成潰瘍,疼痛,以至于患兒流涎不止、煩躁不安、不停哭鬧、拒絕進食。繼而,在患兒的手心、腳心及臀部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皰疹。皰疹較硬,大小不一,里面含有渾濁液體,周圍繞以紅暈。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疾病,大約一周左右就會恢復,一般沒有嚴重并發癥。只要護理得當,皰疹也不會在皮膚上留下色素或疤痕。少數患者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感染后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感染的關鍵。
根據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臨床特征,當屬于中醫溫病學“溫病”、“濕溫”、“時疫”等范疇,系實證、熱證。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證,具有外感病證的邪正消長特點,分為邪盛初期、邪盛極期、邪減正復期。依據病程、皮疹特點及全身癥狀來辨別邪正消長情況,一般初起病邪在肺衛,繼而邪及氣營而見疹,終則邪減正復而向愈。治療方法有疏風清熱、清心瀉火、清暑化濕、滋陰降火等。 中醫治療手足口病有優勢,根據中醫理論,手足口病屬溫病范疇,由濕熱疫毒所引起。中醫對溫病治療素有成效,早期干預,可有效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小兒傳染病,目前西醫尚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而中醫藥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為現代醫學所證實。因此,中醫在防控手足病方面具有優勢,中醫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預防手足口病,減少手足口病的并發癥和病死率,提高療效,還能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
在應用中藥預防手足口病方面,除了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預防措施外,可用板藍根或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給小孩服用預防感染。對于口里長皰疹、有潰瘍、口氣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風、淡竹葉煎水飲用,可清心火;選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黃散一種,吹敷口腔患處,每日2次,可治療口咽部皰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現皰疹,則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膚子、苦參等煮沸,冷卻至適中溫度時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熱、化濕、涼血的作用。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需要強調的是,要根據小孩不同的體質特點采用不同的藥物。
如平素見咽紅、便干、口臭等癥狀,屬實證體質的小孩,宜服用銀花、連翹、大青葉等以清熱解毒;平素易感冒,常見多汗、大便不成形等癥狀,屬虛證體質的小孩,可服用薏苡仁、葛根等以運脾清熱。
手足口病發病時的表現主要有:
寶寶在發病前1~2周,通常有與手足口病患兒的接觸史。大多表現出突然發燒,體溫多在38℃以上,伴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發熱同時或1~2天后口腔黏膜、唇內出現皰疹,破潰后形成潰瘍,疼痛,以至于患兒流涎不止、煩躁不安、不停哭鬧、拒絕進食。繼而,在患兒的手心、腳心及臀部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皰疹。皰疹較硬,大小不一,里面含有渾濁液體,周圍繞以紅暈。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疾病,大約一周左右就會恢復,一般沒有嚴重并發癥。只要護理得當,皰疹也不會在皮膚上留下色素或疤痕。少數患者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感染后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感染的關鍵。
根據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臨床特征,當屬于中醫溫病學“溫病”、“濕溫”、“時疫”等范疇,系實證、熱證。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證,具有外感病證的邪正消長特點,分為邪盛初期、邪盛極期、邪減正復期。依據病程、皮疹特點及全身癥狀來辨別邪正消長情況,一般初起病邪在肺衛,繼而邪及氣營而見疹,終則邪減正復而向愈。治療方法有疏風清熱、清心瀉火、清暑化濕、滋陰降火等。
在應用中藥預防手足口病方面,除了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預防措施外,可用板藍根或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給小孩服用預防感染。對于口里長皰疹、有潰瘍、口氣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風、淡竹葉煎水飲用,可清心火;選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黃散一種,吹敷口腔患處,每日2次,可治療口咽部皰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現皰疹,則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膚子、苦參等煮沸,冷卻至適中溫度時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熱、化濕、涼血的作用。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需要強調的是,要根據小孩不同的體質特點采用不同的藥物。
如平素見咽紅、便干、口臭等癥狀,屬實證體質的小孩,宜服用銀花、連翹、大青葉等以清熱解毒;平素易感冒,常見多汗、大便不成形等癥狀,屬虛證體質的小孩,可服用薏苡仁、葛根等以運脾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