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徒步行走有利于健康

走路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因為我們不僅是自己天天在走,而且還會看到別人也是天天在走,但是這看起來稀松平常的事情運動專家卻說與步行走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養生方式。

如今鍛煉身體的方法有很多,有各項體育活動,有傳統的拳術,還有風靡一時的各種氣功,令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走是各種鍛煉的共同基礎,所謂“走為百煉之首”就是這個意思。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走是一項簡便易行、最能堅持、經濟有效的鍛煉方法。

人的腳底穴位很多,號稱人的第二心臟,不少穴位連著五臟六腑。人走路等于給各個臟器進行按摩,同時還使神經放松。因此,對老年人而言,步行是一項完美的運動,技巧易掌握,花錢少,沒有性別和年齡、時空、人數的限制,且不易造成運動傷害,能愉悅身心、完美體型、減肥瘦身、提神健腦、增強自信。于是,我選擇了走路這一鍛煉方式。從那以后,我就一邊治病,一邊鍛煉身體。開始鍛煉時每天步行二三十分鐘,逐漸增至60分鐘。經過多年的鍛煉,我的慢性病大有好轉,膝關節紅腫消失了,疼痛減輕了,止痛藥也停用了,體重、血壓隨之下降。令我高興的是,困擾我多年的失眠癥得到了好轉,白天頭腦清醒,降壓藥不吃了,冠心病也沒發過。嘗到了甜頭,我就長期堅持,平時,無論是上街購物,還是探親訪友,都堅持以步代車。時間久了,走路成了我的運動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瘦弱的身軀變強壯了,平時連感冒發燒也少有。

從醫學角度來看,行走鍛煉對人體各系統生理機能的促進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循環系統方面,行走時肌肉的節律性伸縮有助于促進下肢靜脈和淋巴的回流,從而消除下肢淤血,增強心臟功能,所以讓心臟病人絕對臥床休息的傳統做法并不可取,堅持適度的行走鍛煉更為有益。

行走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是人所共知的。老年人由于胃腸蠕動緩慢容易出現腹脹、便秘、食欲不振等癥狀,通過行走鍛煉能得到改善。

行走鍛煉還能調節神經活動。晨起行走一小時,精神煥發一天;睡前行走一小時,安然入睡一夜。

行走鍛煉還能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液流量,從而增強腎功能。堅持行走鍛煉,老來健康如昔,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