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生煎小籠包 好吃又健康

包子是人們都很喜愛的早餐的一種,南北的包子因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北方的包子皮薄餡大格外實在,南方的包子則是小巧玲瓏多汁可口。在講究面食的“三伏”期間,食神來教大家用餃子皮做簡單又可口的生煎小籠包。

主題:生煎小籠包

材料:餃子皮100克,豬肉末150克,生姜適量,皮凍適量,植物油、料酒、食鹽、小蔥、清水適量

做法:

1、生姜切姜末,小蔥切蔥花,在豬肉末中增加姜末、料酒、食鹽后拌勻,將皮凍切碎后加入到肉末中,再加兩小勺清水反復攪拌,直至完全拌勻;

2、取餃子皮,在中央加入適量肉末,按照順序一點一點地揪起來,包成小籠包模樣;

3、有電餅鐺的可以用電餅鐺,沒有的可使用平底鍋,先倒一點油將鍋底用油均勻涂開,開最小火將小籠包依次放入,在煎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加點水,更易煎熟,特別注意的是火候不能大,以免粘鍋且破皮后湯汁流出;

4、一直小火煎包直至包底變成金黃色,包皮呈現淡黃透明的樣子即熟,撒上少許蔥花及白芝麻就可以盛出食用了。

四季養生營養提示:

一、生煎包香脆可口,油多要少吃

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及廣東的一種漢族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它的特點是皮酥、肉嫩、汁多、味香,吃的時候不但汁水豐富,皮也香脆可口,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一般情況下做生煎包要單獨發酵面團,面團發酵得好不好決定著包子皮的可口度,不過為了方便簡單,食神姑且用餃子皮來教大家做了。

在吃生煎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它是用油煎的,加上為了制造出可口的汁水的效果,餡肉中會增加皮凍,因此整體上來說脂肪含量較高,對于肥胖、血脂偏高的人群來說,生煎包不宜經常食用,偶爾吃也要注意整體攝入的量,盡量吃水蒸的小籠包。

二、吃小籠包當心燙傷

小籠包的一大特色就是湯汁鮮美豐富,真正做得好的小籠包皮薄如紙,提來提去還不帶破的,生煎包的湯汁比小籠包稍微少一點,但湯汁也偏多。在吃的時候,一定不要著急一口吞下去,以免湯汁燙傷口腔內部,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小口小口地咬,在咬出一小口后,耐心吹冷湯汁,然后再將小籠包吃掉。在吃的時候,由于餡料為純肉和皮凍,吃的時候會顯得有一些肥膩,因此最好搭配香醋蘸食,去除肥膩不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