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泡腳要怎么泡才會解乏?

?

專家說,用熱水泡腳可以使體溫升高,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液更易回流至心臟,減輕心臟的負擔。
腳是“人體第二個心臟”,血液循環好了,就不容易生病了。因此,一般泡腳時,水最好沒過腳踝,這樣對心臟好。
而新出的兩種泡腳盆,因高度不同,水的位置不同,人體的受益面積自然不同。一般來講,泡的位置越高,緩解疲乏的效果越好。
尤其是膝關節有寒性疼痛的人,用沒過膝蓋的盆泡腳,能很好地緩解疼痛,還能更好地去除疲勞。但是患有靜脈曲張者,以及腿部有外傷的人,不適合用過高的泡腳盆泡腳。
泡腳水的溫度,也不是越燙越好,應該以自己的耐受度為準。日本一項研究指出,水溫大約在37-40攝氏度為宜,時間以10分鐘最好。水溫越高,泡腳時間應該越短。
我們在家泡腳是不是也可以加一點中藥呢?專家強調要因人而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用一樣的中藥泡腳,所以最好咨詢醫生。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以適當放一些藥性平和的中藥,如當歸、紅花、黨參、黃芪、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