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高溫天最易發的六種疾病

日全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持續的“高燒”不退,使各地“全城熱戀”連續上演。有網友戲稱,“人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深受到烈日炙烤的人們備受煎熬,連續高溫也使人的抵抗力和耐受力下降,許多人因此頻頻“中招”,有的人喝水太少,肌肉酸痛了;有的人冷飲吃多了,“腦結冰”了;有的人曬太陽曬多了,竟曬出一身皮疹;有的人腳部愛出汗,腳癬也就跟著來湊熱鬧了。以下是高溫天氣最容易引發的六種疾病,大家注意識別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一旦出現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

高溫引發疾病一: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即我們所說的“中暑”。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專家建議,如果有人發生中暑,要將中暑者脫離高溫環境,迅速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將中暑者平臥,頭部抬高,松解衣扣。如果中暑者已神志清醒,并無惡心、嘔吐,可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以起到既降溫、又補充血容量的作用。預防中暑,應盡量不在烈日下暴曬,出門時最好戴寬檐帽或撐把傘,宜穿透氣易散熱的衣服;別等到口渴才喝水,流汗多最好多喝淡鹽水;高溫天工作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保證睡眠充足;在家中和隨身準備一些中暑藥物,如藿香正氣水等。

高溫引發疾病二:頸椎病

夏季天氣悶熱,有時陰雨連綿,氣壓的反復變化,使身體的正常運轉收到外接干擾,如果再遇冷風一刺激,就會使頸部肌肉長時間收縮,造成后關節紊亂。此外,上班族大多有這樣的共同點:工作時間緊,壓力大,活動時間少,室內環境差,長時間伏案工作,頻繁使用電腦等,這些行為、習慣都易引發頸椎病。

專家建議,頸椎病可以預防,比如首先要加強跑步、游泳等全身運動,增進頸椎和全身骨骼、關節的健康。其次,每天做頸部旋轉,讓頸椎朝不同的方向活動,并在每個方向停留五六秒鐘,增進肌肉對頸椎的保護能力。如果頸部出現長時間疼痛、手發麻、走路步態異常等早期頸椎病變癥狀,應及時找頸椎外科或脊柱外科診治。

高溫引發疾病三:腦血管病

桑拿天氣壓低,天熱人體出汗多,這種天氣會導致突發性眩暈、腦出血、腦梗死等腦血管病患者增多。在空氣流通不好、氣壓低時,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從而出現胸悶、頭暈等癥狀。當氣溫達到35攝氏度時,加上出汗失去的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血液黏稠會誘發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甚至猝死。

專家建議,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基礎病的老年人在這種天氣里最好少去人多、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并注意按醫囑服藥。老年人不論感覺口渴不渴,都要多飲水。要多喝涼白開,不要喝飲料,當出汗特別多時,可以喝些淡鹽水。最好減少使用空調的時間,以手搖扇取涼為好。應特別重視中風先兆,一般來說,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酸軟無力、頻頻打哈欠等都是中風前的預兆,這些癥狀明顯時,切不可視為一般的感冒或疲勞,一定要速去醫院求診。

高溫引發疾病四:皮膚病

進入7月份以來,皮膚科門診患者絡繹不絕。根據某醫院公布的近期門診情況看,夏季高發的皮膚病主要有過敏性疾病(濕疹、蕁麻疹)、真菌性☆禁☆感染(手足癬、股癬)、日光性皮炎等幾種。過敏性皮炎最為常見,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因紫外線、芒果、菠蘿等水果可能引發此病。

皮膚專家表示,伏天的特點是溫度高、濕度大、紫外線強烈,要想預防過敏性皮炎,就要注意盡量避免上午10時到下午3時的日曬。若需較長時間暴露于日光下時,盡量穿長袖衣褲,戴遮陽帽或打遮陽傘;外出涂防曬霜,即使有遮陽傘或帽,也要涂上防曬霜。對芒果、菠蘿等可能引起過敏的水果不食或少食。另外,在這種天氣條件下,真菌繁殖能力增強,以致腳癬、手癬、股癬、汗斑患者增多,病情加重。因此,要增加皮膚清潔次數,盡量保持干燥和清爽,穿寬松、吸汗的衣物,以防汗液增多,霉菌滋生導致或加重感染。還可以給脖頸、腋窩、肘窩等部位撲痱子粉、爽身粉,癥狀嚴重者可以使用干燥收斂和抗真菌的藥物。

高溫引發疾病五:熱傷風

炎熱的夏天,有些人會出現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黃、口干舌燥等一系列癥狀。這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熱傷風”。風熱之邪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夏季往往夾有暑、濕,故在患熱傷風的同時,兼有身熱有汗出而熱不解,頭脹如蒙,胸悶、泛惡、胃口差、口淡而粘等癥狀。

專家提醒,熱傷風要以預防為主,首先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要養成經常性戶外活動習慣。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和人衛生。室內應經常開窗,使空氣新鮮。同時個人要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時間。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工作上要避免長期處于過度疲勞狀態,也要有所節制。飲食以清淡為主,忌油膩辛辣燥熱之物。多吃些水果,苦瓜、蘿卜等理氣、去濕、清熱的新鮮蔬菜。發熱在37.5度以下的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多飲溫開水,吃點藿香正氣和清熱解毒的中藥,一般2-3天即可痊愈。發熱在37.5度以上,并伴有咽痛、咳嗽、濃痰者需及時到醫院就醫。

高溫引發疾病六:腸胃病

夏季各種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而人們喜進食生冷食物,因此最易引發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急性胃炎等胃腸道疾病。同時,不少市民喜歡在夏季飲用冰冷飲品,但冰冷飲品可使人體的腸胃道溫度突然下降,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從而誘發胃腸炎。

專家建議,高溫下市民特別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貝殼類海產品,隔夜食物要重新加熱或煮透才吃,此外要保管好食物,消滅老鼠、蒼蠅、蟑螂,防止蟲媒污染食物。夏季飲食尤其需注意以下幾點:1.生冷食品要少食,食前應反復清洗,必要時用冷開水清洗,加工食品要生、熟案分開;2.剩飯剩菜應冷藏保存,食前要加熱、熱透;無保存條件的,最好棄之不食;3.不買和不食用衛生條件差的無證商販的食品,尤其是熟肉食品,因其很難保證食品衛生;4.不要大量進食冰凍食品,否則容易導致胃腸痙攣和引起胃粘膜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