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蔥姜蒜調味又殺菌

大蔥渾身都是寶

1、蔥白豆豉湯可防感冒

蔥白與豆豉一起煮湯飲用,在餐前喝一點能預防感冒。大家都知道,豆豉是發酵食物,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配上蔥白,發汗解表的效果更好。》》》秋季養生石榴怎么吃養人 詳解石榴的好處

2、蔥葉入肴平穩血糖

到菜市場買菜,很多賣菜的人會利索地幫你把蔥葉掰掉,這太可惜了。蔥葉部分要比蔥白部分含有更多的維生素A、C和鈣,并對平穩血糖有不錯的效果。

3、蔥須煮水有效止痛

蔥須也是一味中藥,可以止痛,平時如果遇上頭痛、嗓子疼,可以煮點蔥須水來喝。

小帖士

冬天,有些人喜歡把蔥放在陽臺儲存,但想吃的時候一看,蔥葉上面裹著一層黏黏的液體。這個黏液可是蔥葉里特別重要的營養成分,不要輕易洗掉,它里面含有纖維素、果膠和大蒜辣素,具有壯陽補陰、平穩血糖的作用。把大蔥從外面拿到室溫下放一會兒,黏液就滲回到蔥里面了。

一姜三吃,功效不同

姜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還魂草”。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但這并不能說冬天就不能吃姜了,相反,冬天的早晨吃點姜,還有很好的祛寒作用。

1、仔姜入肴用

用姜芽切成細絲炒肉吃,絕對是道美味又營養的菜肴。這個姜芽我們又叫做仔姜,就是姜的嫩芽,它的水分比生姜要多,姜汁濃,纖維少,可以直接吃,用來炒菜無論口感或是味道都非常好。

2、生姜炙來用

姜灸是中醫的傳統療法,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把生姜片放在肚臍上,上面再壓一個暖水袋,這種姜灸的方法對治療暈車、胃痛有很好的療效。

3、姜皮利水用

生姜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如果有人表現為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體內有“熱”的癥狀時,最好只吃生姜皮,而不用生姜肉,這樣既可充分發揮姜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熱性的生姜“火上澆油”。

小貼士

胃寒、胃疼、痛經的時候,常常會喝點紅糖生姜水,再加點花椒,這碗湯的藥療功效就會更加顯著。中醫認為,花椒性溫,能溫中止痛。我們在傳統的紅糖姜水中,加入少量花椒,驅寒的效果會更好。

吃大蒜要“粉身碎骨”

大蒜中最寶貴的莫過于大蒜素了,但大蒜整個吃下去是吃不到大蒜素的。因為,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酶都是獨立的。只有把大蒜拍碎或搗碎,蒜氨酸和蒜酶才能結合成大蒜素。生吃大蒜非常利于人體對大蒜素的吸收。

另外,大蒜素很怕高溫,熟吃的話就會損失很大。如果吃生蒜胃不舒服,可以在炒菜臨出鍋時撒上蒜蓉,這樣既去除了大蒜的辣味,又避免了大蒜素的損失。

小貼士

好多人不敢吃蒜,主要是怕吃了以后有蒜味兒。這里提供三個除蒜味的高招:第一個是吃蒜的時候,抿一點葡萄酒,就能除蒜味;第二是大蒜辣素怕含葉綠素的蔬菜,如香菜、茴香、蒿子稈,當你想吃蒜的時候,記得跟這幾種蔬菜一起吃;最后一個是很多人用的——吃口香糖,最好選薄荷味的,它比其他口味的去味效果都好。

吃肉也能降血脂

過去小說、評書上形容將軍經常說某將軍“身長九尺,腰大十圍”,以此形容將軍肚。這些雄健的將軍們馬背上作戰,拉硬弓射箭、揮動沉重的刀槍劍戟,都需要強壯的身體來保證力量,因此將軍的肚子普遍都比較大,流傳開來, “大肚”成為當時身份的標志。

隨著大家養生意識的增強,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擺脫“將軍肚”了。醫學上認為,脂肪會使糖代謝活性減低,使血中胰島素水平降低,從而引起高血脂或糖尿病。于是,很多人為了擺脫“將軍肚”,為了消除高血脂的隱患,就忌口忌肉,對所有肉類都視而不見。

是不是得了高血脂就不能吃肉了呢-其實,養生也可以享口福,下面教您幾個美味的肉食,讓您在吃肉的同時也能降血脂:

首烏黑豆燉甲魚

首烏30g、黑豆60g、甲魚(鱉)1只、紅棗6枚、生姜三片。

先將甲魚洗凈內臟,切塊,略炒,同黑豆、首烏、紅棗(去核)、生姜一起放進盅內隔水燉熟,調味后,飲湯吃肉佐膳。可以達到補益肝腎,消瘀降脂的作用。

杞子兔肉湯

兔肉500g、杞子15g、山楂30g、淮山30g、紅棗4個。

將杞子、山楂、淮山、紅棗(去核)洗凈;將兔肉洗凈,切塊,去油脂,用開水淖去血水。把全部材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熟后,文火煲2~3小時,調味后飲湯食肉。不但可以降血脂,還可以達到養陰補血,活血化瘀功效。

蒜苗炒鱔魚片

黃鱔500g、蒜苗250g、生姜少許。

將黃鱔活剔,去內臟、脊骨及頭,用少許鹽腌去粘液,放入開水中飛水去血腥,切片,用精鹽、豆粉、糖、姜腌制;蒜苗去根,洗凈,切段。起油鍋,下蒜苗爆香,炒至七八成熟,撈起;另起油鍋,下姜爆香,入鱔片,濺入紹酒,炒片刻,下蒜苗炒勻,調味,下濕芡粉即可。本方有補脾和胃,理氣消食的功效。

當然,美食不可盡用,無論吃什么,都要注意到攝入的熱量必須與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加強體育鍛煉,避免形體壅盛、過于肥胖。

結語:民以食為天,健康飲食不僅能起到填飽肚子的作用,還能使我們免受疾病的困擾。食療養生也是最健康、最綠色的養生法,所以大家一定要試試這蔥姜蒜養生吃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