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三大幕后黑手導致亞健康

在當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許多人為了追求高工資,買房買車,為了晉升高的職位,拼命的工作,使自己背負太大的心理壓力,而無休止的加班熬夜,無法進行保健,這些都一點一滴的在侵蝕著我們的健康,最終導致“過勞死”。

根據統計數據與專家分析,心臟病、腦中風與精神障礙是“過勞死”的三大“幕后黑手”。近年來經常有“過勞死”的報道,文中往往對逝者死因以“勞累過度,猝死”一筆帶過。這在具備醫學常識的人看來,顯然語焉不詳,而相應“不要太勞累”的建議也成了無的放矢。“過勞死”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疾病?根據統計數據與專家分析,心臟病、腦中風與精神障礙是過勞死的三大“幕后黑手”。

源自東瀛加班造成

過勞死一說源自日語,是指工作過度勞累導致死亡以及壓力所致的心臟病發作和腦中風。第一例確鑿的過勞死可以追溯到1969年,日本一名29歲的男性報紙發行員死于腦中風;之后到了上世紀80年代,日本接連有幾位正值壯年的企業高管猝死,之前沒有任何疾病征兆,隨即引起媒體關注,“過勞死”的說法正式誕生。

人們發現,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一周工作6~7天,年復一年下去難免身心受損。2007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全國過勞死147人,多數死于心臟病發作或腦血管中風,工作過度還導致208人患上重病,819人患上精神心理障礙,其中有176人自殺(包括未遂)。

三大“幕后黑手”是主要誘因

1.心臟病 心肌炎是最常見誘因

過勞死的常見誘因是心肌炎。據介紹,有一名28歲的武警戰士就是在寒冷的天氣中連續巡邏了三天,患了感冒仍然堅持工作,營養也沒跟上,結果誘發了心肌炎而死亡。“得了心肌炎若不及時治療,可發生多種后遺癥:心臟擴大,心率加快;心肌纖維產生了瘢痕和攣縮,可誘發心律失常。”

除了心肌炎,勞累還可使主動脈瘤破裂,例如馬凡氏綜合征的患者在劇烈運動時可突然發生;心律失常——勞累后迷走神經紊亂和內分泌失調所致,若發生嚴重房室傳導阻滯還可使心跳驟停;冠心病——緊張勞累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能量儲備耗竭,隨后冠狀動脈發生痙攣。

過勞死在長期從事強體力勞動的農民中少見,因為他們相當于天天鍛煉,食物以粗糧為主,心血管系統相對健康。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在突然勞累時心血管系統不適應變化,就容易發生血管痙攣、冠狀動脈缺血、心肌拉傷等問題,過勞死風險相對較大。

在治療上,民間迷信某些價值不菲甚至一粒天價的“神丹”,以為在危重病發作時能起死回生。一些貨真價實的中藥能擴張冠狀動脈,例如在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5~6粒速效救心腦丸是有效的,但一些民間“秘方”成分不明,亂吃反而耽誤病情。

2.腦中風 血管異常可無癥狀

過勞死的青壯年之中相當一部分是死于先天性異常腦血管出血。常見的有大腦前交通動脈和后交通動脈異常,多為先天性動脈瘤。異常的血管可以終生不出事,患者沒有任何不適,但身心過度疲勞時血壓升高,讓異常血管突然爆裂,或者血壓雖然不高,但疲勞擾亂了血管的自我調節功能,血管發生痙攣也可以破裂。中老年人中風則多為血栓所致,勞累用力之后突發。各種原因導致的爆血管可使得整個大腦表面或者一側大腦半球出血,大腦內壓力過高,活活把人壓死。

醫生提醒,如果經常感到間歇性頭痛以及頭暈,就應做CT和核磁共振檢查,看看血管是否存在異常。如果有人勞累不支倒下,在實施急救前應分清是心臟還是大腦的問題,“摸一下患者頸部的動脈,如果還有搏動,就可能是中風,因為中風不同于心臟病之處是在發病后一段時間內還有呼吸心跳。這時如果盲目給患者用救心藥,可使腦血管出血更多。如果直接喂服藥物,還可能被昏迷的患者誤吞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3.心理障礙 異地打工需要溝通

過勞死者產生精神心理障礙甚至自殺有勞資雙方的原因。

過勞死者往往是過分追求完美的自負者,不能接受完美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只好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外界評價之上,不斷努力工作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導致過度自我施壓。工作中,他們難免拿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相比,自然很有挫敗感。這種心理源于嬰兒期,嬰兒幻想自己無所不能,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的不良影響,幻滅過程不順利,就會產生人格的固著,導致自己的心理“容量”得不到擴展,容易把事情看得過于嚴重而想不開。

“自負的人比自卑的人承擔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在心靈周圍建立起厚厚的圍墻,隔絕與別人的心靈溝通,甚至是最親的人都不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這一點在“北漂”、“南漂”的異地打工一族中更嚴重。”佟梅梅說。

企業方面,管理缺乏人性化、休息時間安排不足、員工之間各干各的沒有交流等因素均可觸發過勞者輕生,“多開展各類活動有助于增進交流,減少過勞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