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何時吃生姜最養生

民間有這樣一句諺語:“上床蘿卜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意思是清早下床時吃點生姜,晚上上床時吃點蘿卜,有益于健康。為什么姜和蘿卜要在一天之內不同的時間進食呢-

這是由它們的性質決定的。姜,味辛辣,性溫,人在清晨之時,胃中之氣有待升發,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騰。到夜間人身之氣應該是陽氣收斂、陰氣外盛,這時吃姜就違反生理規律。

與生姜相反,蘿卜性涼,敗火清熱,下氣消食,勞累一天,吃點蘿卜,潤喉消食,清虛燥之熱,有利于休息。

民間為什么有“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的說法-古人云:“早上吃姜,勝過吃參湯;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意思很明顯,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

生姜味辛性溫,長于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前人稱之為 “嘔家圣藥”。

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這些特性,用姜汁這一輔料對藥物進行炮制,來增強藥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如竹茹生用于清熱化痰,姜炙后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厚樸其味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通過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強寬中和胃的功效;黃連姜炙后可緩和其過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熱嘔吐。

吃過生姜后,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余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

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民間還有“上床蘿卜下床姜”和“冬吃蘿卜夏吃姜”之說。說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秋天和冬天慎食。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吃生姜的5大注意點:

哪些人不能吃生姜

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生姜紅糖水小心喝

從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但不能用于治療中暑。服用鮮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爛姜不要吃

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它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錯誤的。

吃生姜不要去皮

有些人吃姜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一般的鮮姜洗干凈后就可以切絲切片。

吃生姜不是越多越好

專家提醒:天氣炎熱時,人們容易口干、煩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可以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姜即可。

因此,我們在吃生姜時,不僅要知道吃生姜好處,更要了解吃的時候注意什么,吃生姜好處大,5點必注意。

吃生姜的好處:

生發防脫發

用生姜濃縮萃取液或者直接用生姜涂抹頭發,其中的姜辣素、姜烯油等成分,可以使頭部皮膚血液循環正常化,促進頭皮新陳代謝,活化毛囊組織,有效地防止脫發、白發,刺激新發生長,并可抑制頭皮癢,強化發根。有人用生姜直接涂抹頭部斑禿患處,連續幾天,禿發處可生出新發。

含生姜成分的洗發水,有清潔頭皮、祛除頭屑、防治脫發等功效。特別在冬天,用來洗頭并配合頭皮按摩,感覺輕松暖和。而用生姜或干姜煮水泡腳,全身氣血通暢,溫暖舒暢。

美容防衰老

生姜含一種類似水楊酸的化合物,相當于血液的稀釋劑和抗凝劑,對降血脂、降血壓、預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因此,生姜可防衰老。

明朝《奇效良方》中載藥方說:“一斤生姜半斤棗,二兩白鹽三兩草(甘草),丁香沉香各半兩,八兩茴香一處搗,蒸也好,煮也好,修合此藥省似寶,每天清晨飲一杯,一世容顏長不老。”姜辣素有很強對抗脂褐素的作用,生姜切片或切絲,在沸水中浸泡10分鐘后,加蜂蜜調勻,每天一杯,可明顯減少老年斑。也可以將生姜切碎拌少量的鹽長期食用,袪斑效果也不錯。

生姜辣素對心臟、心血管有刺激作用,可以加速血液流動,促使排汗,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具有排毒、養顏、減肥的作用。以香醋浸姜制成的保健醋,酸中帶姜香,飯前用能開胃,助消化,軟化血管,所以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總結:上面關于吃生姜的一些說法你都了解了嗎-生姜要早上吃才好,切記不要晚上吃,還有吃生姜的五大注意點和吃生姜的好處,一定要記住哦!以后一定會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