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最佳排便時間:晨起和餐后兩小時內

任東林

名醫大講堂現場。

名醫大講堂

主講嘉賓: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副院長、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學科帶頭人任東林教授

圖/邵權達

“名醫大講堂”走進中山六院,專家:爭分奪秒看報紙、刷手機是如廁大忌,上廁所時要“全心全意想著排便”

便秘的發病率有多高?專家指出,經濟發達地區約有近兩成的人受便秘困擾,僅次于高血壓,高于常見的糖尿病、冠心病!

便秘發作時有多難受?有人一個月只能拉出四次大便,腹脹難受。讀者形容,一上廁所就“痛得喊救命!”“比生孩子還疼!”

夏季因為人體水分流失大,正是便秘的高發季節。為引起公眾對便秘危害的重視,指導大家繞開便秘“陷阱”,7月29日,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與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聯合舉辦以“解‘秘’有道”為題的便秘防治專題講座。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副院長、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學科帶頭人任東林教授和該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指出,預防便秘,首先要平衡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素的粗糧和蔬菜水果,保證日均飲水量2升以上。其次,要充分運動,避免過度緊張、抑郁。再次,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爭分奪秒看報紙、刷手機是如廁大忌,而最好的排便時間是晨起和進餐后兩小時內。

如何觀察糞便?

大便很臭,提示消化功能不好

“糞便是身體健康的信號。每次排完便,都要回頭看,了解大便情況。”任東林指出,身體出現問題時,大便的表現很直觀:太臭、太干、太硬、太少,出血、腹瀉以及發生便秘。

任東林指出,糞便的性狀與腸道功能息息相關。腸道會對糞便水分進行重新吸收,正常運轉狀態下會吸收1350毫升水分,當腸道運轉加速時,則水分吸收量減少到500毫升,而當腸道蠕動減慢時,水分吸收量增加到1450毫升。

正常的大便為堿性,且在結腸存留時間越長,堿性越低,酸性則升高。稀便是酸性的,可刺激肛門周圍皮膚而疼痛。食用辣椒或飲酒可引起肛門直腸反應性充血,使痔瘡急性發作,造成排便困難,增加大便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

在排便的過程,屁是一大“助力”。結腸內氣體約100毫升,60%氮、10%二氧化碳、25%甲烷、5%硫化氫和少量氧氣,其臭味主要來自甲烷和硫化氫。一個人消化功能不好時,大便往往很臭。如果處于太空船等密閉空間內,持續多日不停放屁而不對空氣加以妥善處理的話,屁中含有的可燃性氣體不僅會令身處其中的人們中毒,還會引發爆炸或火災。

任東林指出,有幾個因素關系到排便是否順暢:腸內氣體可使結腸輕度膨脹,幫助蠕動,氣體越多腸的活動度越高,腹內還可察覺微細的噼啪腸鳴,氣體過多時使腸壁擴張,牽拉神經從而導致疼痛;將糞便推向遠段結腸的蠕動,每日持續2~3次,以每分鐘1~2厘米的速度向前推進到左半結腸,到乙狀結腸貯留;由胃結腸反射或體位反射而引起結腸總蠕動,以每小時10厘米的速度推進,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約300克左右)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則引起排便反射。

如何判斷便秘?

大便減少、太硬、太難排

“便秘的準確定義很難下。”郅敏解釋說,臨床上前來就診的患者主訴有很多:而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大便干硬、有排便不盡感、梗阻感等,而醫生經常僅根據患者是否存在腹脹/排氣、每周大便是否少于3次以及是否需手法輔助排便,來診斷患者是否存在便秘。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3點:大便減少、太硬、太難排。如果這種情形持續6個月以上,就屬于慢性便秘。有些嚴重便秘的患者,一個月排便次數還不到4次。

30~39歲便秘最高發

導致便秘的原因很復雜,比如年齡和與性別相關的生理結構因素。“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便秘發病率最高的是30~39歲人群,其次是60~70歲和40~49歲。”任東林指出,總的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便秘的困擾,不僅發病率更高,而且嚴重便秘者更常見。

多種藥物也可導致便秘。“特別是一些有基礎病又患有慢性便秘的老年人,應用多種藥物時一定要特別關注藥物的副作用。”郅敏指出,體液補充和纖維素攝入不足、體力活動不夠、生活地點改變或濫用輕瀉劑等,也可導致便秘。

有些病變也會導致便秘,例如痔瘡、復雜性肛瘺、肛門狹窄、結腸狹窄、糞性潰瘍、完全的結腸無動力、直腸膨出、全盆底下垂、直腸前凸、小腸疝、子宮脫垂等,都會導致患者無法正常排便,出現便秘。

不愿在學校排便易致便秘

在導致便秘的諸多因素中,長期抑制便意最容易被人們忽視。排便反射是一個復雜的綜合動作,它包括不隨意的低級反射和隨意的高級反射活動。“人應該尊重自己的自然屬性,不要刻意壓抑。”任東林說,如果一個人經常在有便意的時候強忍不拉,慢慢地,忍便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到最后就會演變成“有便也難拉”。

經常有家長反映,小孩尤其是小女孩由于上廁所動作不利落,無法在短暫的課間休息時間內排完便。于是,為了避免尷尬,孩子寧可在校期間不上廁所,挨到回家才排便。任東林指出,有名在校住宿的中學生甚至形成了“每周末回家排大便”的規律,一次拉完一周的便量,豈有不便秘之理?

對于不愿在校排便的孩子,家長應予以積極地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克服“畏懼如廁”的心理障礙,平時要對孩子進行排便訓練。同時,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也應針對小孩子的身心特點,延長如廁時間或增加如廁場所。

任東林指出,家長要正確地認識小兒便秘問題。如果寶寶尤其是吃奶粉的孩子,出現持續兩周的球狀、硬結大便,且一周排便少于兩次、持續兩周,家長應該考慮更換為容易消化的奶粉,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則應考慮增加米粉的攝入量。如果情況仍不好轉,應盡快到醫院專科進行檢查,排除先天性巨結腸、腸狹窄、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可能。

如廁時應“一門心思想排便”

在成年人中,不正確的如廁習慣也會誘發便秘。有些人上廁所時愛看報紙、刷手機,分散了注意力,造成“久蹲便難出”,有些人上廁所半個多鐘頭都無法解出大便。任東林主張,上廁所時要“全心全意想著排便”。郅敏建議,一般早晨起床和餐后兩個小時內,結腸處于較活躍的狀態,每天可盡量在晨起和餐后兩小時內培養規律的排便習慣。

預防

每天攝入

25~35克纖維素

“多數便秘患者存在膳食纖維素攝入不足的問題。”任東林指出,據世衛組織的建議,人均攝入膳食纖維量不低于27克。2000年中國營養學會頒布的膳食纖維每日適宜攝入量為30.2克。而實際上,我國城市人口人均攝入纖維量為11.6克,農村人口人均攝入量為14.1克,還不到推薦攝入量的一半。

“對于因膳食纖維素攝入不足造成的便秘,通過調整生活習慣,一般都能得到改善。”郅敏提醒,街坊要注意飲食多樣化、不偏食,多吃新鮮蔬果,每天纖維素的攝入量最好保持在 25~35克,相當于一斤菜心、一碗燕麥加上一個蘋果的量。

時下許多人喜歡吃“麥片”作為健康食物,“這里混淆了一個概念,燕麥跟普通的麥片不一樣。”她說,一碗燕麥粥所含的纖維素大概是5克,而普通即食麥片已經去掉了很多纖維素,一般3斤所含的纖維素才能達到這個量。近期的研究認為補水也是緩解便秘的一個關鍵因素,眼下天熱人們失水較多,她建議每天每個成年人水攝入量在1.5~2.0升左右。

除了飲食,預防便秘還需要適當運動,特別是老年患者,身體機能減退,胃腸蠕動放緩,運動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

讀者問答

便后最好用溫水清洗肛門

1.問:我患慢性結腸炎40多年了,做過腸鏡,切過息肉。一天排便4次左右,幾乎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排便,請問問題嚴重嗎?日常應如何調理?

任東林:超過10年的慢性結腸炎患者,臨床上較易演變成腫瘤,腸癌相對高發。患者做過腸鏡篩查,這點很棒,值得表揚。至于排便方面,只要是順暢,沒有出現肛門疼痛等不適,一天三四次都不是問題。值得提醒的是,一天多次排便,一定要注意肛門的清潔和衛生,最好的方式是在便后用溫水洗一洗。如果沒條件,可用濕紙巾或柔軟一點的紙擦干凈。

排便次數減少未必是便秘

2.問:我經常腹脹,平常2~3天才排一次大便,算不算便秘?或是結腸有問題?

任東林:腹脹是便秘的癥狀之一,但引起腹脹的原因很多,比如吃太多撐著了也可引起腹脹,消化功能不好也會腹脹。

要給便秘下準確的定義非常困難。臨床上,便秘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或(和)排便困難。而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大便不盡感、排硬便、大便時間延長及需手法輔助排便。說得簡單直白一點,就是大便太少、太硬,排便太困難,如果符合這3點,就可以判斷為便秘。

大便是結腸功能的“產物”,如果你只是排便次數減少,其他不成問題,特別無腹瀉、出血、腹痛等癥狀,結腸功能應該還好。

鼓勵孩子一起床就進廁所

3.問:小孩排便習慣不好,家長該如何幫助他訓練養成好習慣?

郅敏:首先,一定要培養孩子定時排便的習慣,鼓勵孩子早晨一起來就進廁所排便。其次,一定要增加孩子蔬菜等高纖維食物的攝入量,保證足夠的飲水量。第三,增加必要的體育鍛煉。

母乳兒兩三天拉一次不是便秘

4.問:嬰兒容易出現幾天不排便的狀況,母乳喂養的寶寶和喝奶粉長大的寶寶都有類似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郅敏:首先要明確這種情況是偶爾發生還是經常發生。偶爾發生,屬于嬰兒常見的“攢肚”現象,尤其是母乳喂養的寶寶由于腸道對母乳消化較好,所剩的食物殘渣比較少,便量往往沒有奶粉寶寶那么多,兩三天拉一次也是正常的。只要孩子正常發育,飲奶量正常,孩子有精神,就不用擔心。

但是如果寶寶頻繁出現一周以上沒有排便,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巨結腸等疾病的可能性。文/任珊珊、翁淑賢通訊員簡文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