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色香味俱全 高鈣王豆腐干

食療作用:
甘咸、寒平、無毒。歸經:入肺、大腸。功效:清熱利尿,益氣寬中,消脹散血。
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營養分析:
1. 豆腐干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2. 豆腐干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3. 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豆腐干是高鈣王
人們選擇食用豆腐時所注重的營養價值無非是蛋白質和鈣的含量,這也是組成豆腐的兩大重要營養成分,對于這兩種營養成分來說,不同品種、樣式的豆腐,所包含的鈣類和蛋白質含量也不盡相同。
單純從鈣類的含量上來看,豆腐干是豆腐家庭中含鈣量最高的成員,各種形式的豆腐基本上以越濃縮含鈣量越高的規律存在,豆腐干的含鈣量接近于牛肉,較之豆腐家庭的其它成員要高出許多。相比較而言,其它家庭成員中,北豆腐比南豆腐含鈣量高,南豆腐比內酯豆腐等含鈣量高,至于內酯豆腐的含鈣量,一塊豆腐還沒有一袋牛奶的含鈣量高,因此,內酯豆腐的主要優點在于口感嫩滑,其營養成分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
不過,消費者在選購豆腐干時也應該注意,中老年人和想控制體重的人群不適宜選購或食用含油量較高的豆腐干,同時選購的豆腐干鹽分也不要過高,為了確保身體的健康,控制鹽的攝入量也非常重要。
適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1. 適宜身體虛弱,營養不良,氣血雙虧,年老贏瘦之人食用;適宜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
2. 平素脾胃虛寒,經常腹瀉便溏之人忌食
3.鈉的含量較高,糖尿病、肥胖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患者慎食。
4.老人、缺鐵性貧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江口豆腐干
豆腐干是江口縣人民的傳統食品之一,色香味別具一格,制作獨特。其制作過程一般要經過泡豆、磨漿、濾漿、煮漿、點漿、上箱、過鹵、切塊、上扦、晾干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產品,用棕葉每百穿成一串。江口豆腐干之所以有獨特的風味,主要是采取了三條措施:一是選用純凈的井水;二是不揭豆油皮,以保留其精華;三是在上扦時,首先一小塊的把它移放在類似斗笠的竹簞上,晾干八成左右,再曬干或烤干,使其不起泡,也沒有糊鍋巴,而形成干硬、發黃、透明的方塊。
江口的豆腐干,吃法多樣。可直接用來下酒,細嚼慢咽,香韌可口;用油炸酥,味似響皮而更加酥脆;如用水發脹切成細絲炒肉,則形似墨魚絲而別有風味。因而多年來,豆腐干一直是江口人民喜愛和饋贈新友的上乘佳品。
豆腐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公元前79-122年)門下術士首創,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豆腐干始于唐朝開元年間,距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

豆腐干保存有妙方
一直很喜歡吃豆腐干,巴黎基本上就一個地方可以買到.時不時的去一次就提回家兩三公斤.而豆腐干壞得也特別的快,放冰箱沒兩天表面就會裹著一層滑滑的黏液.不過不用擔心呢,因為有方法可以讓豆腐干長久保存,隨吃隨有哦~
將豆腐干泡在水里保存,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吧.隔天換水,能存放半個月左右.不過到了夏天,這個方法也不太保險了呢.那么就將豆腐干炸一炸吧,炸透以后的豆腐干沒有多余的水分,放進保鮮袋后入冰箱,至少也能保鮮半個月之久了哦~這樣也是處理吃剩下的豆腐干的一個不錯的方法.炸過之后的豆腐干用來糖醋,紅燒,蜜漬,五香,或者做鹵味都可以的,關鍵隨吃隨有,有時沒有買菜,從冰箱里取出一些,加工一下也不失為一道家常美味了哦~
色香味俱全的豆干菜譜
糖醋青椒豆干
材料:青椒適量,炸干后的豆腐干適量,油,白糖,鎮江香醋,鹽少許.
做法:
1,青椒切兩斷后,吃不辣的挖去籽和白膜.
2,將1放入鍋內干燒至青椒變軟,小部分燒焦,加入少許鹽.起鍋備用.
3,國內倒入少許油,熱后放入白糖.將糖熬化后加入適量醋.拌勻.
4,放入2和炸后的豆腐干,拌勻即可.

尖椒香干
用料:香干,紅、綠尖椒
調料:食用油,姜末,蠔油,鹽,豆豉,醬油少許,醋少許,味精
做法:
1、香干切成條,紅、綠尖椒、洗凈去把去籽,怕辣的把里面的三道白筋也去掉,切成稍微粗點的絲
2、坐鐵鍋,放食用油,油溫了就放豆豉,然后放姜末爆出香味來,放紅、綠尖椒絲翻炒,再放醬油、蠔油、鹽、醋翻炒
3、放入香干絲再翻炒,如果感到鍋里有點干,可以稍微點點水,放味精快速翻炒一下,裝盤
豆干香芹拌煙肉
材料:煙肉(250克豆干(100克)、香芹(500克)、紅辣椒(1只)、蒜頭(3瓣)、清雞湯(5湯匙)
調料:油(6湯匙)、蠔油(1湯匙)、鹽(1湯匙)、白糖(1/3湯匙)、醬油(2湯匙)
做法:
1、煙肉切成片,呈半月形;豆干切成長條;洗凈紅辣椒,去掉蒂和籽切成絲。
2、香芹洗凈切掉根部,摘去葉子,切成6厘米的段;蒜頭拍扁去衣剁成蓉;姜去皮切成絲。
3、燒開鍋內的水,放入香芹燙15秒撈起,再放入豆干焯30秒撈起,瀝干水待用。
4、鍋內添2湯匙油,倒入豆干煸炒30秒,加入3湯匙清雞湯、1湯匙蠔油、1/5湯匙鹽和1/6湯匙醬油,炒勻后盛起。
5、倒1湯匙油進鍋,煙肉下鍋稍煎30秒,至有香味后盛起。
6、續倒3湯匙油燒熱,爆香蒜蓉和紅椒絲,倒芹菜、豆干和2湯匙清雞湯下鍋翻炒1分鐘,再倒煙肉炒幾下,加1/4湯匙鹽、1湯匙醬油、1/3湯匙糖炒勻入味后,便可上碟。
小貼士:
1、建議先在沸水里灑鹽,才將香芹放下入焯熟,可使香芹色澤翠綠。
2、豆干下鍋煸炒時,宜灑點雞湯或清水,可避免火旺鍋熱,導致豆干粘鍋。
3、清雞湯可用雞汁、高湯代替,如買不到,用雞粉兌適量清水也行。
豆干是怎樣煉成的
配料:豆腐。
操作:
(1)備料。上等黃豆3公斤,精鹽 600克,醬油250克,桂此15克,姜丁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磨漿。先將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一晝夜,然后磨成漿,濾渣后備用。
(3)煮漿。將磨好的生豆漿上鍋煮好后,再添加 20%-25%的水,以降低豆漿濃度和減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質凝固物網絡的形成變慢,減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壓榨時水分排出暢通。
(4)凝固。漿溫降至8_0_-90℃時,即可用鹵水點漿。點漿時應注意均勻一致,要勤攪,但要防止亂攪。當漿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點,蓋上蓋約過30-40分鐘,當漿溫降至70~c左右時上包。
(5)劃腦。上包前要把豆腐劃碎,這樣既有利于打破網絡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腦均勻地攤在包布上,制出的產品質量緊密,能避免厚薄不勻,空隙較多。
(6)上包。先將包布鋪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將豆腐腦加在包布上,這樣一層豆腐腦一層布地加,豆腐腦要鋪勻,可稍高于格子幾毫米,數量要根據豆腐干的厚薄來確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將包布包扎緊,加壓成型,1小時后拆下包布,用刀將豆腐干按格子印割開,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鐘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人3公斤清水中攪勻,再把晾涼的豆干置干鹽水缸內,浸泡半天后撈出,瀝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鍋內,放人100克精鹽、姜丁、桂皮(用紗布袋裝好)、醬油、香蔥、味精,制成鹵水。
(8)煮干。將已制成的鹵水回鍋燒沸加人豆干,煮30分鐘左右,取一豆干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豆腐干文化
關于豆腐干,是有點來歷的。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生活艱苦,每逢過年,窮苦人家只能做些豆腐充當佳肴。為了便于存放,他們將新鮮豆腐鹵成咸辣味,然后鋪上稻草用文火烘,這樣鹵過再烘,烘過再鹵重復幾次,使豆腐干色如棕栗。 如今,豆腐干不僅有很多品種,如:五香老油豆腐干,五香麻辣豆腐干,鹽乳豆腐干等等,還是一種風味小吃。上等的豆腐干色澤棕褐,飽滿潤澤,咸鮮香辣、香氣純正,口感細膩,形狀均勻。豆腐干營養價值高,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熱、涼、獨食或配菜絕佳。
如何選購豆腐干
豆腐干主要有白豆腐干、香豆腐干、蒲包干,以及交錯網狀形的蘭花豆腐干幾種。豆腐干質量合格的應是表面光潔,厚薄均勻,外形整齊,組織緊密結實,按撳有彈性,咬之有韌勁,手摸不感到潮濕、滑粘,聞嗅無酸敗味或焦味、異味。上海豆制品行業協會規定,每公斤白豆腐干應是16塊;香干該是34塊;圓形蒲包干是20塊。從色澤上來看,白豆腐干應淡黃白色;香干是淺褐色;蒲包干是略深的褐棕色;而蘭花干該呈金黃色。
注:因為豆腐干是豆制品,性寒,所以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