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木棒打出佳肴——棒棒雞

1400多年前,山東人賈思勰撰寫的名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過用木棒打出來的一味佳饌押白脯。做法是選用牛、羊、獐、鹿的精肉,不要肥的,切成片張,入冷水浸,扭掉血水至水清方止。再將鹽水和花椒末投入浸肉,浸兩夜后取出來陰干。到半干半濕的時候,用木棒輕輕地打,讓肉緊實。從這個記述可以明顯地看出,“白脯”的味道必然是咸鮮香麻,很可口的。

“白脯”的做法,直到唐代韓鄂所撰的《四時纂要》,還幾乎一字不漏的轉述賈思鰓的記載,說明人們對這種肴饌是有興趣的。“白脯”后來失傳了,四川卻出現了“棒棒雞”。傳說此菜發源于樂山地區。明清時,樂山曾稱嘉定府,因而此菜全稱“嘉定棒棒雞”或“樂山棒棒雞”。奇妙的是,樂山棒棒雞也是用棒棒打出來的。與“白脯”不同的是,棒棒雞成菜之前用木棒輕輕敲打,目的是要把雞的肌肉捶松。這樣,調和佐料容易入味,食客咀嚼也更省力。

讀者中誰要想自己動手試做棒棒雞,筆者愿意介紹一下樂山的做法押請選肥腴的公雞,宰殺、煺毛、剖腹、取內臟,洗凈。宰殺前,如能用些酒強灌給雞食用,這樣,酒后宰殺的雞皮毛就要松軟些,也易煺毛。棒棒雞只選用雞脯肉、腿肉,其余部分可以它用。請將雞腿用麻繩綁緊,與脯肉一起放入冷水鍋內,使微火煨煮。視熟即撈出冷透。再用小木棒輕輕地捶,捶時用力盡量均勻。然后,解去麻繩,將脯與腿以手工撒成絲狀,置于盤中。此菜的主料已制作完畢,但調味可不能馬虎。

調料要備菜油、醬油、辣椒油、花椒、芝麻油、白糖、蔥白、蔥末、味精。菜油是用來煎熟后,下花椒、蔥末于其中,取椒、蔥之味的。使用時,花椒、蔥末都應撈出。所列調料,除蔥白切成細絲放在雞絲面上外,全部合入一碗拌勻,淋在雞絲和蔥白絲上便大功告成。

棒棒雞較之白脯,看來是要進步得多,至少不需要等兩夜后才能見分曉。這說明,烹飪術畢竟是在發展的。何況,棒棒雞的味道中有麻有辣,有咸有甜,有鮮有香呢!

附:粽子的來歷 粽子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