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這些致脫發習慣 你有幾條?

美國《健康》雜志分析了脫發的各種原因,幫人們找準原因,生發有道。

過度減肥。體重大幅下降可能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讓頭發變稀疏。多吃新鮮果蔬,通過增加運動量減肥,脫落的頭發就會重新長出來。

過度做發型。長期燙、染、編辮子等,受過度的物理拉抻、高熱或者化學制劑影響,發根會遭到摧殘,掉落的頭發將不會失而復得。因此,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減少燙發次數,每次洗發后都使用護發素,讓頭發自然干燥,每周使用電吹風不要超過一次。

維生素A過量。美國皮膚病學會指出,服用過多含有維生素A的補充劑或藥物,會導致脫發。這種原因導致的脫發后果也是可逆的,減少維生素A的攝入量,頭發就會長回來。

缺乏B族維生素。營養缺乏導致的脫發也是可以糾正的,多吃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魚、肉、蛋、牛油果、堅果等,不僅有利于頭發健康,也會促進整體健康。

缺乏蛋白質。美國皮膚病學會認為,飲食中缺乏蛋白質,會限制身體對頭發蛋白質的供應,兩三個月后就會出現脫發現象。因此,建議適當補充蛋白質豐富的魚類、肉類和蛋類。

貧血。缺鐵性貧血也會誘發脫發,同時還會表現出疲勞、頭暈、手腳冰冷、臉色蒼白。這種情況只要多補鐵,適當吃牛肉或服用補充劑,都可以解決脫發問題。

情緒緊張。遭遇重大變故,可能會激發身體內潛伏的病灶,進而導致脫發。因此,要積極抵制壓力和焦慮的侵襲,多運動,與親友多交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

遭受創傷。美國紐約皮膚科醫生馬克·格拉史芬博士表示,身體遭受創傷,如車禍、嚴重疾病甚至流感都可能造成臨時性脫發或休止期脫發,即頭發正常的生長周期被打亂,造成過多頭發脫落,多出現在創傷后的3至6個月。這種情況不必擔心,隨著身體的康復,頭發也會長出來。

懷孕分娩。懷孕會使激素水平改變,導致掉發,這種脫發多出現在分娩后。一旦脫發,新媽媽應該注意休息,讓身體恢復,一兩個月后頭發就會長出來。此外,美國斯科特懷特診所皮膚科醫生馬克·哈蒙德博士指出,避孕藥、更年期也會引起激素變化,造成臨時性脫發,建議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雄性激素異常。過了60歲,2/3的男士會禿頂,通常從太陽穴以上的位置開始,出現“M”形的發際線。這與基因、雄性激素有關,可使用外用生發水,以及口服藥物非那雄胺生發劑,抑制脫發,促進頭發再生。

遺傳。如果家族中的女性到一定年齡就開始脫發,那么女性遭遇脫發的幾率就會增加。與男士發際線的減退不同,女士更容易頭發稀疏。女性也可以使用生發水來阻止進一步掉發。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無法分泌足夠的激素,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也可能引起脫發。這種情況應該請醫生化驗甲狀腺功能指標,針對性治療,脫發也會不治而愈。

自身免疫疾病。如果免疫系統過于活躍,會將頭發作為攻擊對象,導致斑禿。紅斑狼瘡可能引起疤痕性脫發,不可再生。此種情況可以改變發型,遮擋斑禿部位。

某些藥物。某些用于治療風濕和皮膚病的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以及抗抑郁藥物,都可能帶來脫發這一副作用,應請醫生酌情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