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糖尿病人飲食選擇 五谷雜糧是好選擇

谷物對糖尿病患者有好處還是有害處?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認為有害的起于1797年英國醫生Rollo發現尿糖,至今仍然有少數醫生相信谷物是有害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谷物對糖尿病有益,這一觀點從2007年中國醫生聶文濤糖尿病并發癥效果公開之后,已經逐步成為醫學界的主流觀點。

從歷史文獻上看,以下谷物對緩解消渴是有益的:

1.小麥:甘涼。南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記,“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食醫心鏡》記治消渴,“小麥用炊作飯及煮粥食之。”

2.粳米:甘平。宋徽宗時官方編篡的《圣濟總錄》中記,治霍亂狂悶,煩渴,吐瀉無度,淡竹瀝一合,粳米一合,和勻頓服之。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

3.大麥:甘涼。南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記,“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唐代官方頒行的《唐本草》記,“大麥面平胃,止渴,療脹。”

4.糯米:甘溫。《三因方》記,治三消渴利,糯谷(旋炒作爆蓬)、桑根白皮(厚者,切細)等分。上每用秤一兩許,水一大碗,煮取半碗,渴則飲,不拘時。 《本草拾遺》記,“主消渴。”

5.小米:甘涼。南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記,“主胃熱、消渴,利小便。”《食醫心鏡》記治消渴口干,“粟米炊飯,食之良。”

6.薏米:甘涼。《本草化義》記,“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主治脾虛泄瀉,致成水腫,風濕筋緩,致成手足無力,不能屈伸。蓋因濕勝則土敗,土勝則氣復,腫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養化源,用治上焦消渴”。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記,“溫氣,主消渴。”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治消渴飲水,“薏苡仁煮粥飲,并煮粥食之。”

7.綠豆:甘寒。明張介賓在《景岳全書》記綠豆飲,能清熱消暑,除煩止渴,通利小便,故夏季常用本品煮湯冷飲,以治暑熱煩渴尿赤等癥。清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瀉痢。”

8.黑豆:甘平。東晉葛洪《肘后方》記治消渴,“烏豆置牛膽中陰干百日,吞之。”《普濟方》用治腎虛消渴難治者,“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湯下。”

9.豌豆:甘平。清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記,“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

10.豇豆:甘平。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止消渴、吐逆、瀉痢、小便數。解鼠莽毒。”

11.扁豆:甘平。《仁存堂經驗方》記治消渴飲水,“白扁豆浸去皮,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桐大,金箔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止泄瀉,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

實踐證明,谷物能夠緩解人體升高血糖的內驅力。因此,長期保證主食對病人身體有益,而且有利于血糖的平穩。這是人類長期對谷物依賴的結果,是中國傳統醫學實事求是的生活記錄,是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的偉大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