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陶劍虹:我國制藥工業走向“四化”

陶劍虹博士

醫藥經濟雖保持高幅增長,但增速下滑,關鍵是盈利水平較低,行業普遍感覺困難

據南方所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1~8月,醫藥工業總產值為11316億元,同比增長19.6%;利潤總額1068億元,同比增長18.8%,增幅較去年同期減少1.1個百分點,但較年初回升7.7個百分點;同時,醫藥工業成本占比加重,2012年前三季度,醫藥工業成本占比為70.95%,在高位運行。醫藥工業年初增速放緩,但下半年增速止降回穩,考慮到歷年工業產值在第四季度都有翹尾的現象,預計2012年全年醫藥工業總產值將達18848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利潤總額1852億元,增長18.5%;但緣于環保、GMP改造等因素,醫藥工業成本占比全年仍將有小幅上漲,企業成本壓力加重,利潤增速放緩仍是短期內的一個常態。

陶劍虹博士指出,從2012年中國醫藥經濟的運行特征來看,整個行業感到困難的最主要原因仍是利潤增長低于產值增長,成本居高不下。此外,醫院終端、基層終端增幅也普遍低于去年,零售終端增勢徘徊;而隨著歐美市場的緊縮,醫藥出口形勢嚴峻。盡管醫藥經濟仍然保持高幅增長,但增速下滑,關鍵是盈利水平較低,行業普遍感覺困難。”

中國與世界醫藥產業經濟指標愈加緊密

當談及當前世界醫藥市場的主要特征,陶劍虹博士指出,全球藥品市場走入增長波谷,但新興市場增速較快,中國概念凸顯。新藥研發的投入減少,研發產出率下降,但專業細分市場中,原創性新藥依然成就了不少隱形冠軍。由于發達國家控制了醫療費用,以及專利懸崖留出了巨大的市場空白,通用名藥異軍突起,尤其生物仿制藥倍受青睞,但研發依然決定企業未來,生物技術推動了研發革命,不少跨國巨頭加快了這一領域的布局。

從規模、增長、效益、研發投入和集約化程度等五大維度看,陶劍虹博士稱,中國與世界醫藥產業經濟指標愈加緊密。

在規模方面,陶劍虹博士分析,世界藥品市場的規模已經逼近1萬億美元大關,到2015年有望達到10700萬億美元,而中國藥品市場份額將從現在的14.7%,提高到2015年的24.7%。中國的GDP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國衛生總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5.2%,達到了WHO對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的基本要求,但是與美國18%、英國12%、印度8.9%、巴西9%的占比水平相比,中國衛生支出水平提高的空間還很大,尤其是政府和社會對衛生支出的占比。

在增長格局的層面看,陶劍虹博士分析,國內醫藥產業呈現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據預測,至2016年世界處方藥市場的復合增長率預期為4%,而中國藥品市場的復合增長率預期為26%。

就盈利水平而言,陶劍虹博士分析,在世界醫藥市場上醫藥產業高附加值、高回報的特征很明顯,世界醫藥前十強的平均利潤率為19.99%。而我國醫藥工業的盈利能力較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利潤率目前僅為10.4%。醫藥工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前十強的凈利潤率平均為6.23%,醫藥流通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凈利潤率平均為2.55%。

從研發投入的維度看,陶劍虹博士分析,全球前十大企業對藥品研發的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率為18.32%,比1997年增加了1.92個百分點。預計在2018年,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20家企業,在藥物研發上的投入將達到946億美元,研發強度平均為18.3%。而我國藥企研發投入也有了較大增長,研發強度達11.7%的東陽光、10%的綠葉、9.7%的先聲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盡管如此,國內外企業相比較,研發強度還是有較大差距。

從行業集中度來比較,陶劍虹博士分析,國內醫藥行業的競爭要相對激烈不少。制藥企業方面,世界10強的集中度為41.9%,而美國10強達到52.33%,相比之下中國10強集中度為15.2%,百強集中度達到44.2%,預計到“十二五”期末,中國百強制藥企業可實現50%的集中度目標。醫藥分銷企業方面,美國3強集中度最高達96%,而中國3強分銷企業集中度為26.7%,百強達到78%;"十二五"期末,國內醫藥分銷百強的集中度目標鎖定在85%。在藥品零售方面,美國依然保持高集中度的態勢,其3強集中度實現72.9%,相較之下中國仍有較大整合空間,藥品零售3強的集中度僅達到5.54%,百強達39.05%,距離“十二五”末百強占60%的集中度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創新力塑造是一種修行

全球財富日益向擁有知識產權和科技優勢的國家或者地區集中。創新力成為企業綜合實力的代名詞,創新的溢價凸顯出創新對規模的反哺。目前全球經濟進入新常態,成本壓力持續增加,惟有依賴創新,方能獲得新增長機會。陶劍虹博士指出,“創新力塑造是一種修行。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夢想不可能成真時,不妨變成聾子,充耳不聞,要有膽量追隨內心的直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構筑產業脊梁和未來的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正是醫藥行業創新的主角,他們正創造更多的財富,努力求證中國藥企的創新方法論。當談到最具競爭力企業中,陶劍虹博士稱,“恒瑞從容搶灘、先聲善駕外力、天士力深耕兩化、石藥轉型播種、齊魯覓差異化、復星整合升級、東陽光借OEM闖關、康緣解碼中藥、綠葉老枝煥新芽、辰欣誠信出新。”

陶劍虹博士分析,2012年,這10家創新型藥企榮膺醫藥經濟報最具創新力藥企,他們各有特點,大抵可分為三個梯隊:以恒瑞、先聲、天士力為代表的先鋒型原創藥企,上述三家企業在2011年均有一個一類新藥獲批準上市;上規模的創新中堅力量,石藥、齊魯、復星等三個企業研發費用占比在4.7%--5.6%之間;東陽光、綠葉、康緣、辰欣等四家企業則屬于快速成長型藥企,均在創新方面有持久的專注力,特別是綠葉制藥2011年無論是研發強度還是研發人員占比均在10%以上。

看未來,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和國際化依然是我國制藥工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據南方所研究分析,2013年,中國醫藥經濟總體可望觸底回穩,醞釀反彈,但增幅可能不及2009~2011年。陶劍虹博士提出,看未來“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和國際化依然是我國制藥工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據南方所統計分析預測,2013年國內藥品市場將達12700億元,增長18.5%,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占72.2%的市場份額,市場容量約為7746億元人民幣,增長18%;縣級以上零售藥店占20.8%的份額,市場容量為2649億元,增長約15%,基層醫療終端[包括城市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鄉村診所、衛生室]的容量約893億元,僅占7%的份額,但增速高達27%。她同時提出,展望中國藥品需求,在未來五年依然保持快速發展。隨著人均GDP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費結構將發生變化,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文化娛樂教育等消費比重迅速上升。換言之,隨著我國人均GDP的上升,醫藥保健將有一個非常好的前景。

當然,針對2013年醫藥經濟運行趨勢的預測,陶劍虹博士分析仍需要基于四大前提:一是2013年中國GDP增幅不低于7.5%;二是政府對醫藥的財政投入不低于2012年水平;三是全球經濟下滑不至于使醫藥出口負增長;四是大城市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措施不會大幅推開。

最后,陶劍虹博士充滿激情的說,當今中國正面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我們必須迎頭趕上,再也不能錯過。這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數字化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應用為標志的一個嶄新的時代。制藥工業亦難置身事外。未來那些穩健成長的合資醫藥企業、具有綜合實力的大型醫藥企業、專業化發展的中小型醫藥企業、具有國際化能力的特色醫藥企業、具有卓越管理能力和執行力的民營醫藥企業、具有資源整合能力和管理輸出能力的資本型新進入企業將可以獲得不錯的生存和發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