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養生必知:放屁透露出的癌癥信號

放屁,不可以讓別人知道,但屁透露了身體的健康信息,自己不可以不知道。

屁透露了身體的健康信息

憋著屁不放雖然保住了面子,卻會導致臭氣被自己吸收,弄不好還會搞出便秘。幸好有研究發現,改變飲食結構與習慣可以減少放屁。

放屁也可透露癌癥信號

消化專家進一步提醒,放屁時噴出糞便或者黏液,有可能是直腸發生了炎癥或者腫瘤,不可不察。

放屁太臭當心腸炎和腸癌

一般的屁是不會特別臭的。而屁之所以會臭,其中所含的硫化氫就是“罪魁禍首”。

一般的屁是不會特別臭的

若不是進食大蒜、洋蔥、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或攝入過多的肉食而引起的,放出奇臭無比的屁時,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能是一些腸道炎癥或者胃腸功能障礙而引起的。

放屁太臭也是腸癌的一大癥狀

另外,放屁太臭也是腸癌的一大癥狀。因此,醫師提醒大家,放屁太臭時就更要小心自己的身體。

總不放屁說明腸代謝減慢

有些人會說:“我不放屁總好了吧。”其實不放屁未必是好事,正常放屁的人還要比不放屁的人健康。

其實不放屁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人們大魚大肉吃多了,運動量卻少了,整天久坐都會引起便秘、腹脹、腹痛等病癥,從而減少放屁或者干脆就不放屁了。

老年人也是不放屁的一大族群

此外,老年人也是不放屁的一大族群。年齡的遞增使得他們的新陳代謝愈漸緩慢,而相對來說,腸蠕動也會更慢。因此,建議大家要盡可能地多吃蔬菜水果,加強運動鍛煉,都可幫助身體排毒。

忍著不放能造成慢性中毒

很多人在公眾場合為了不失體面,寧愿憋紅了臉也絕不松那一口“氣”。在此提醒大家,長期憋屁對人體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有毒氣體不能以最簡單的方式釋放,不但增加了身體的負擔,而且還很容易造成機體慢性中毒。

長期憋屁容易造成機體慢性中毒

像一些清理污水管道或者陰溝的人常會有暈倒的現象,原因就是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而導致的中毒。另外,沒有放出的屁會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中,這也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原因之一。

屁的多少反映消化功能

吃喝的時候速度過快,焦慮情緒下長嗟短嘆,都會吞下一些空氣,可增加放屁;胃炎、胃潰瘍、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病等患者以及消化酶分泌減少的老年人消化能力弱,一下子吃多了,食物消化不充分,進入大腸后會產生較多氣體。

屁的多少反映消化功能

便秘患者的大便滯留腸道,被細菌過度分解也會產氣增多。針對上述原因進行具體處理便可減少放屁,例如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可補充消化酶,胃腸蠕動太快者可用藥減慢。

另一方面,胃腸輕癱令患者的胃腸蠕動減少,表現為肚子氣體聚積發脹,放屁減少,甚至有氣體向上從口排出,多見于糖尿病人,這時可服用增加胃腸動力的藥物幫助消化。

糞便、腫瘤導致腸梗阻也會令放屁減少

糞便、腫瘤導致腸梗阻,或者發生了腸扭轉,也會令放屁減少,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疏通。

放臭屁或表示菌群失調

不臭的屁以氮氣與二氧化碳為主,來自吞咽的空氣與胃消化食物產生的氣體。臭屁的臭味成分有糞臭素、吲哚、甲硫醇、甲硫醚、硫化氫(臭雞蛋味)等,是肉類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例如多吃了兩個雞蛋后放屁就會特別臭。

不臭的屁以氮氣與二氧化碳為主

胃腸道潰瘍或腫瘤出血,血液積在腸腔內被細菌分解也可以增加排氣,產生一種獨特的臭味。

大腸的細菌也與放屁臭不臭有關

大腸正常菌群中的乳酸桿菌等益生菌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的氣體一般不會太臭,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則容易產生臭氣。

正常菌群失調者補充益生菌有利于減少臭屁

因此,正常菌群失調者補充益生菌有利于減少臭屁,在醫療上可以給菌群失調者從肛門注入正常人的糞便以補充益生菌。市場上有很多號稱有益生菌的飲品,但益生菌要活的才有作用,必須冷藏保存,因為在常溫下它們活不了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