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98%的父母都錯了 有關身高的3大誤區

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長得高高的,然而在身高這個問題上,大多數父母都有著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接下來,育兒網就幫大家一一挖出!

誤區1 · 二十三竄一竄


有的孩子明顯比同齡人矮上很多,家里的老人會安慰道:“別擔心,‘二十三竄一竄’,到了23歲還能再長呢!”其實這種俗話是不科學的,過去由于生存條件差,人們營養不良導致青春期成長停止,到了青春期后期便會出現這種補償生長,因此有的人確實會有“23竄一竄”的現象。

然而,現在孩子的成長條件已經非常優秀,營養基本都達標,到了15、16歲就可以定型,是不會再長個了。重慶某醫院曾對1000多名青少年進行過調查,發現女孩子到了16歲,男孩到了18歲以后,骨骺已經基本閉合,是不會繼續長高的。

誤區2 · 早長晚長都一樣

有的孩子發育得比較早,要比同齡孩子高出許多。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小心孩子是否出現了早熟。早熟的孩子就好似一輛還沒加滿油的車,已經迫不及待地沖出起跑線,也許他剛開始會領先于其他小朋友,但是到后期就會因為動力欠佳而拋錨,最終落后。

有調查顯示,早熟的孩子往往要比同年人提前1年進入青春期,成年后的身高更是會少上6厘米。

因此,“早長晚長都一樣”絕不能輕信,爸爸媽媽們可別犯糊涂!

誤區3 ·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

這句俗語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有傳言如果老爸個子矮,那么生下的孩子頂多有一個是矮的,但是倘若媽媽個子矮,那么孩子們就不會有高個了,這可急壞了想要生二胎的矮個媽媽!其實決定身高的因素夫妻兩各占35%,剩下的30%是跟運動、營養有關的,爸爸媽媽可千萬別被這種誤傳給欺騙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