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土家族醫藥文化的養生特點

在秦漢前後的漫長歲月中,土著先民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嘗草識藥,治驗疾病,經歷了本能經驗積累、初期醫療活動及巫醫影響的過程;五代以來,由於外來民族遷徙定居於土家族地區,土家族民間醫療活動較為活躍。

清朝雍正年間對土家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後,土家族中的有識之士,在前人識藥治病,實踐知識累積的基礎上,進行了理論上的總結和實踐的反復驗證,使土家族醫藥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時期土家族民間出現了許多醫藥抄本,如湘西有《老祖傳秘方》、《草藥十三反》、《七十二方》等。清末恩施州名醫汪古珊著有《醫學萃精》一書,此書是集傳統中醫與土家族醫藥為一體、突出地方特色的醫藥專著。

土家族醫藥認為人體主要由三元、十竅、肢節、筋脈、氣血精組成,認為產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瘟氣(指引起疾病之風、寒、濕、火)、生活飲食、勞損外傷、情志、氣血失調、冷熱失衡等因素。土家族醫藥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逐步積累了一些獨特的診療方法。

主要通過看診、問診、聽診、脈診、摸診等五個方面來觀察和瞭解疾病的變化,分析判斷疾病的癥結。土家族醫藥的臨床治療方法繁多,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藥物治療,二是非藥物療法。土家族醫藥的非藥物治療方法獨特,簡便廉易,臨床上有較好的效果。

50年代後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縣對中草藥進行重點調查,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期,各地廣泛開展“一根針”、“一把草”防病治病,有力地促進了民族醫藥的發展。1978年,湘西州成立了醫藥科學研究所(後更名為湘西州民族醫藥研究所)。70年代末,恩施地區成立中草藥研究所。1988年湖南省成立了民族醫藥研究會,召開了首屆土家族醫藥學術研討會,專題研討土家族醫藥。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州縣醫院內,還開設了具有土家族醫藥特色的痔科、骨科、骨傷科、民族醫專科等診療科室。在土家族醫藥學術繼承方面,各地也做了許多整理和繼承工作。在民族醫藥保健產品的研製上,各地都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大膽嘗試。土家族醫藥研究及國內外學術交流從80年代中期也開始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