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埃博拉進入緊急狀態90天

當地時間8月7日,西班牙馬德里,多名醫護人員身著防護服,抬著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西班牙天主教神父Miguel Pajares進入卡洛斯三世醫院

西非國家利比里亞總統埃倫·約翰遜-瑟利夫6日宣布,因埃博拉病毒疫情爆發,國家當天開始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衛生當局同一天把響應級別提升至最高級,批準在海外采用由軍方研發的埃博拉病毒檢測措施。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說,眼下不會向西非國家提供一種處于試驗階段的藥物。

醫護人員感染 醫院被迫關閉

約翰遜—瑟利夫6日說,埃博拉疫情蔓延已經威脅到“國家存亡”,因而有必要采取特別措施。緊急狀態當天即時生效,為期90天。

本次西非地區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中,利比里亞患者死亡人數上升最快。這個國家發起“白色盾牌”行動,部署軍隊管控和隔離多個疫情嚴重地區。

由于多名醫護人員遭感染,首都蒙羅維亞一家主要醫院被迫關閉。政府勸告民眾待在家中。

塞拉利昂確認受感染人數最多。當局已經派遣大約800名士兵,包括50名軍隊護士前往多家收治患者的醫院和診所,執行守衛和救治任務。

塞拉利昂還在機場采取進一步管控措施,要求乘客接受體溫檢測。在東部,軍隊設置檢查站,限制疫區人員流動。

這個國家6日要求在索馬里參加維持和平行動的士兵任務期滿后留在當地,以免回國后可能遭感染。

美國響應級別升至最高級

在大西洋另一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6日宣布,把響應級別提升至最高級1級,意味著這一機構全體動員以應對疫情。

疾控中心發言人湯姆·斯金納說,這是2009年H1N1流感疫情爆發后響應級別首次提升至1級。

同一天,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授權在海外采用由美國軍方研發的埃博拉病毒檢測措施,對象為在五角大樓所指定實驗室工作的軍人、援助人員和急救人員。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能多至21天才顯現癥狀。這種檢測方法不僅可用于已經表現出病癥的人,而且可用于有遭感染風險或可能已經受感染的人。

奧巴馬:提供“特效藥”為時過早

現階段沒有有效治療方式對付這種高致死性病毒。兩名美國醫療援助人員在利比里亞被感染后接受一家美國公司研制的藥物治療,病情好轉。不過,這種藥仍處于試驗階段,先前未用于人體。

尼日利亞衛生部長奧涅布希·丘庫說,他已經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討論了美方提供這種藥物的可能性。路透社援引利比里亞政府發言人的話報道,利比里亞當局愿意允許這種藥在國內作臨床試驗。

然而,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在記者會上說,由于缺乏足夠信息證實這種藥的有效性,因而現在向西非國家提供它為時過早。

他說,如果措施得當,埃博拉疫情可以“非常有效地”受到遏制和控制,現階段重點是以公共衛生措施遏制疫情蔓延。文/惠曉霜(新華社特稿)

相關新聞

世衛組織今天公布埃博拉是否是“國際危機”

世界衛生組織6日針對西非地區持續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期間公布的數字顯示,截至8月4日,西非地區累計出現埃博拉病毒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11例,死亡932人。

這次會議為期兩天,以閉門形式舉行,通過電視電話會議實現世衛組織官員、疫情影響國家代表和全球衛生專家的多方磋商。會議結束后,世衛組織預計8日公布是否決定將埃博拉疫情認定為“國際關切的公共衛生緊急情況”。

迄今,世衛組織尚未發布有關埃博拉疫情的全球范圍指引,比如旅行和貿易警示等。不過,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已經反映出埃博拉疫情在國際社會引發的關注程度。

法新社報道,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的情況相對罕見,去年和今年只先后就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和脊髓灰質炎召開過類似會議。再往前追溯,上一次類似會議2009年召開,主題是H1N1流感疫情。

世衛組織6日發布的最新疫情信息顯示,在受影響較大的西非國家中,幾內亞共計出現495例病例,死亡363人;利比里亞發現病例516例,死亡282人;塞拉利昂發現病例691例,死亡286人。同時,自7月25日尼日利亞出現首例埃博拉跨境傳播病例以來,該國已出現9例可能和疑似感染病例,死亡1人。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潛伏期從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體液,或接觸死亡感染者的尸體。綜合新華社

英專家:“埃博拉疫情可望近期結束”系誤讀

新華社電(記者 劉石磊)英國媒體日前報道說,醫學專家克里斯·威蒂表示發生在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已經在幾內亞達到高峰,有望于近期結束。但威蒂6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這一觀點是媒體誤讀,目前疫情仍然十分嚴峻。

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曾刊文稱,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教授、英國政府國際開發事務部首席科學顧問克里斯·威蒂認為,在此次疫情的發源地幾內亞,感染人數已達到最高峰,將開始逐漸下降;而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疫情也可能將很快達到高峰然后減緩。報道稱,整個疫情的結束可能“就在眼前”。

威蒂6日在給新華社記者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有關報道存在“小幅但重要的”轉述錯誤。他本月初在自己的播客中說,幾內亞的疫情“看起來似乎出現了高峰”,但他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此的謹慎態度,而媒體在引述他的觀點時刪除了這一部分。事實上,當地至今仍在不斷出現新增病例。

至于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等受影響的西非其他國家,威蒂認為,疫情遠未處于控制之中。

威蒂同時指出,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等原因,公眾容易對其產生恐慌心理,但其實這種病毒的感染性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強。“你不會因為與某人相鄰而坐就受到感染。只有與他們(感染者)或其體液等直接接觸才有可能感染”。與病毒本身相比,恐慌本身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更大。

2萬中國公民生活在當地

中國為西非提供緊急援助

新華社電(記者 王希)商務部7日發布消息,中國政府決定向埃博拉疫情嚴重的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等西非國家提供總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幫助這些國家抗擊埃博拉疫情,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

據了解,這是近期中國政府專門向有關西非國家提供的第二批應對埃博拉疫情的緊急援助。

據了解,當前埃博拉疫情仍在發展蔓延,特別是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等三國疫情更顯嚴重。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有近2萬名中國公民在當地工作和生活。